閏年閏月有什么講究 閏年閏月的禁忌
但是新歷閏年是沒有禁忌的,所以主要還是看農歷閏月的講究。
俗語有云:雙春兼閏月,結婚好時年 ,中國民間還有說法:兩次立春有二度春的含義,不宜結婚。
對于閏年,俗諺:“閏四月兆年荒;閏六月不宜婚娶(該年為‘寡婦年’);閏八月兆兵荒馬亂(俗稱之為 ‘殺年’)。”在舊時,因為閏月為平常年份的異常情況,民間便將其與社會生活中的一些異常現象 相聯系在一 起,得出一些驚人的俗見來,并引以為忌。
此外,中原一帶有“閏年忌種十月麥”的說法。北方一帶有閏年里禁忌蓋房,禁忌種韭菜、禁忌孵鵝、鴨等習俗。否則,會對主人身體、事業不利。
但閏年和閏月的禁忌,根據各個地方不同也會有所差異,所以并沒有一個統一。
閏年和閏月有哪些區別
閏年和閏月的區別:閏年是公歷的名詞,閏月是中國的農歷的名詞,有時,閏月也指公歷的閏年中包含閏日的月份(即公歷閏年的2月)。
1、閏年:公歷規定每400年97閏,不逢百的年份能被4整除的,就是閏年,這一年的2月是29天;其余年份的2月是28天。除了2月以外,其它月份的天數沒有平年和閏年的區別。
2、閏月是中國的農歷的名詞。農歷是陰陽歷,要兼顧月亮和太陽。由于每個月都要保證十五或者十六是滿月,所以每個月大約是29.5天,每三年左右要加一個月,使得農歷年在長期平均上與公歷年的長度一致。加的這一個月就叫做閏月。農歷的閏月大概是十九年七閏,究竟閏哪一個月由節氣來決定。
閏年的成因:
一年有365天5小時48分46秒。然一年之日數,必須是整數,故一年為365日,余下的5小時48分46秒,積至4年月滿一日,故每四年增加一日,為閏日,謂之“閏年”,無閏日之年稱“平年”,平年365日,閏年366日。
閏月的成因:
農歷的歷月是以朔望月為依據的。朔望月的時間是29.5天,12個朔望月時間是354天。較陽歷的回歸年相差11天左右,這樣每隔三年就要多出33天,即多出一個月。為了把多余的日數消除,每隔三年要加一個月,這就是農歷的閏月。有了閏月的一年叫閏年,所以農歷的閏年就有13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