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個節氣就對應著不同的時間和天氣方面的變化,同時也對應著不同的農事方面的一種變化,對于農民來講,每一個學期的到來所產生的影響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從驚蟄到霜降之中的節氣,會有哪一些農事方面的變化,是需要及時了解的。
從驚蟄走到霜降的含義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從春天走到冬天。驚蟄是立春之后,氣溫回暖的時候,春雷乍動,驚醒了蟄伏在土壤中冬眠的動物。時間為每年公歷的3月6日左右。霜降天氣漸冷、初霜出現的意思,是秋季的最后一個節氣,也意味著冬天的開始,每年公歷10月23日左右這個時候天氣就會逐漸變得寒冷,甚至在我國一些地區溫度上已經進入了冬季。
霜降的農事活動
霜降節氣到來的時候我國的北方大部分地區已在秋收掃尾。即使耐寒的蔥也不能再長了,因為“霜降不起蔥,越長越要空”。在南方,卻是“三秋”大忙季節,單季雜交稻、晚稻才在收割,種早茬麥,栽早茬油菜;摘棉花,拔除棉秸,耕翻整地。“滿地秸稈拔個盡,來年少生蟲和病”。收獲以后的莊稼地,都要及時把秸稈、根茬收回來,因為那里潛藏著許多越冬蟲卵和病菌。華北地區大白菜即將收獲,要加強后期管理,做好收獲過冬儲糧的準備。
霜降的習俗
霜降節氣到來時的習俗是多種多樣的,例如吃蘿卜、吃柿子、登高望遠、喝菊花、送芋鬼、掃墓等等都是人們會去做的事情,因為這個時候農忙已經結束了,人們有充足的時間來迎接霜降的到來。因為霜降之后就是我們的傳統節日重陽節了,這兩個節前后相差不過一周的時間,因而導致一些霜降節氣的習俗和重陽節的習俗會有一些重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