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號是什么日子
9月18日對應節日:九一八事變紀念日
9月18日是九一八事變紀念日。“九一八”紀念日(每年9月18日) 為銘記國恥九一八事變而設立。
1931年9月18日在中國東北爆發了九一八事變,事件爆發后,日本與中國之間的矛盾進一步激化,而在日本國內,主戰的日本軍部地位上升,導致日本走上全面侵華的道路。這次事件爆發后的幾年時間內,東北三省全部被日本關東軍占領,因此被中國民眾視為國恥,直至今日,9月18日在中國許多非正式場合都被稱為“國恥日”。
紀念場館:
1991年9月18日,中國政府在沈陽開放了九·一八歷史博物館。前日本首相橋本龍太郎在1997年訪華時拜訪過這個地方,寫下“以和為貴”,成為進入該館的第一個在位日本首相。
除了沈陽的九一八歷史博物館外,在遼寧遼陽市的白塔公園內,還有一座九一八事變策劃地紀念館,當時被稱作白塔會館。事變前一日,本莊繁與關東軍主任參謀石原莞爾和關東軍高級參謀坂垣征四郎在火車站前白塔旅館召開了事變前密謀會議。
歷史上的9月18號發生了什么
1906年9月18日 丙午風災發生于香港
113年前,1906年9月18日,當天一股強臺風襲擊香港,釀成約15,000人罹難、1,349人失蹤、220人受傷,成為香港歷史上最嚴重的一次天災、造成最多人死亡的單一事件及香港有記錄至今最多人喪生的風災,亦是戰前侵襲香港最強的臺風之一。
1910年9月18日 湖北新軍革命團體群治學社更名為振武學社
109年前,1910年9月18日,群治學社改組振武學社,推楊王鵬為社長,李玉如為文書兼庶務。以“講求武學”為名,在新軍中進行革命活動。學社規定了嚴格的保密制度:標、營、隊分別設立代表,各營分別按代表指示行動,不得彼此聯絡。并要求社員每月發展新同志一人,但不得濫收。后被協統黎元洪偵知,楊王鵬被撤差,李玉如被開除軍職。社務遂由蔣翊武接替。不久改為文學社。
1917年9月18日 護法戰爭爆發
102年前,1917年9月18日,孫中山為反對北洋軍閥、維護《臨時約法》而發起的護法戰爭,是近代中國資產階級革命運動史上一個重要事件。
1924年9月18日 中國國民黨發表《北伐宣言》
95年前,1924年9月18日,中國國民黨發表《北伐宣言》。宣言申明,北伐的目的,在于“造成獨立自由之國家,以擁護國家及民眾之利益”。
1930年9月18日 奉系軍閥張學良通電擁蔣 致使中原大戰結束
89年前,1930年9月18日,奉系軍閥張學良通電擁蔣,并率東北軍入關,在閻馮聯軍背后發起進攻,閻馮聯軍迅速瓦解,閻馮被迫通電下野。
1931年9月18日 “九·一八”事變
88年前,1931年9月18日傍晚,日本關東軍在中國東北炸毀沈陽柳條屯一段鐵路,反誣中國軍隊破壞,以此為借口,炮轟中國東北軍北大營,是由日本蓄意制造并企圖以此來侵略中國的一次軍事沖突和政治事件,沖突雙方是中國東北軍和日本關東軍。根據沖突爆發的日期,史稱“九·一八事變”。由于當時中國東北地區稱為滿洲,日本方面將這次事變稱為“滿洲事變”。
1936年9月18日 閻錫山發起“犧牲救國同盟會”
83年前,1936年9月18日,山西省統一戰線性質的抗日救亡組織“犧牲救國同盟會”在 太原成立。閻錫山任會長,戎伍勝、宋劭文等擔任委員,在山西各縣都設有分會。犧盟會提出了“不分黨派,不分男女,不分職業,只要不愿做亡國奴的人們,一齊動員起來,積極參加一切救亡運動”的總綱領。
1941年9月18日 中日第二次長沙會戰
78年前,1941年9月18日,日軍集中兵力向新墻河一線展開猛攻,第二次長沙會戰正式開始,由于第九戰區對敵情判斷有誤,中國軍隊正面防備不足,日軍在2天內便完全突破新墻河防線,并推進到汨羅江北岸。
1952年9月18日 中國人民志愿軍舉行戰術反擊戰
67年前,1952年9月18日,中國人民志愿軍舉行全線性的戰術反擊作戰。采取的主要手段是:以軍為單位,選定若干敵人連排支撐點和個別的營防御地域。經過充分準備之后,集中優勢兵力火力,實施突然攻擊,殲敵全部或大部,并在同敵進行反復爭奪中再給敵以大量殺傷。然后依情況,對于被我攻克的據點,凡可以守住者固守之,不能守住者放棄之,保持自己的主動,準備以后的反擊。
1964年9月18日 中共中央發出第二個《后10條》
55年前,1964年9月18日,中共中央發出《關于印發農村社會主義教育運動中一些具體政策規定的修正草案的通知》(簡稱第二個《后10條》)。第二個《后10條》修正草案對形勢估計更加嚴重,提出敵人拉攏腐蝕干部,“建立反革命的兩面政權”,是“敵人反對我們的主要形式”;認為“這次運動,是一次比土地改革運動更為廣泛、更為復雜、更為深刻的大規模的群眾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