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豬斷尾是為了減少咬尾癥咬,將仔豬斷尾則有效控制該病發(fā)生,咬尾是豬的一種惡癖。
仔豬斷尾后生長特別快,比普通豬增重率高10%,且提前10天至15天出。主要的原因:一是仔豬斷尾后,可減少因擺尾而引起的豬群不安,有利于睡眠;二是不易使肛門外露,排出的糞便和尿不會粘尾,拉稀也不會因豬尾擺動而把糞便拋向四處,有利于豬群衛(wèi)生。豬尾巴經常擺動卷曲,要消耗能量,在集約化或適度規(guī)模養(yǎng)豬條件下,常有咬尾致傷現象,擺尾還會影響豬群安穩(wěn)睡眠,排稀糞的豬更會污染豬身和豬舍,對豬的生長不利,給豬斷尾可避免以上不利影響。仔豬斷尾育肥,是在仔豬出生后7—14天將尾巴距尾巴2.5厘米左右斷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