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干涉現象是波動獨有的特征,如果光真的是一種波,就必然會觀察到光的干涉現象,1801年英國物理學家托馬斯·楊在實驗室里成功地觀察到了光的干涉。
兩列或幾列光波在空間相遇時相互疊加,在某些區域始終加強,在另一些區域則始終削弱,形成穩定的強弱分布的現象,證實了光具有波動性。
干涉現象通常表現為光場強度在空間作相當穩定的明暗相間條紋分布,有時則表現為,當干涉裝置的某一參量隨時間改變時,在某一固定點處接收到的光強按一定規律作強弱交替的變化。
光的干涉現象的發現在歷史上對于由光的微粒說到光的波動說的演進起了不可磨滅的作用,1801年,T.楊提出了干涉原理并首先做出了雙狹縫干涉實驗,同時還對薄膜形成的彩色作了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