隕石是從哪里掉下來的
隕石主要來自小行星帶,其次是月球和火星。而不是其他遙遠的恒星,也沒有金星和水星的隕石。
你可能會驚訝于幾乎所有的隕石(大約95%)都是火星與木星軌道間的密集分布的小行星(稱為小行星帶)的一部分。地球上最常見到的隕石類型是被稱為球粒隕石。球粒隕石是石頭狀的,非金屬的部分巖石,和用雙子座(GEMINI)望遠鏡觀察到的小行星帶中存在的巖石非常相似。
行星(尤其是火星)
有些撞擊地球的隕石來自于行星,尤其是火星。這些是當它們的母行星被彗星或大型小行星撞擊時遭到脫離的小的部分。Zagami是來自火星的最大的隕石,在1962年掉入尼日利亞境內。它的很高的氘-氫比,及氣體同位素組成都和火星大氣層相匹配,它相對年輕的年齡也證實有的?其了其來自于火星。
月球
離我們最近的天體鄰居也時不時地以月球隕石的形式向我們發送問候。迄今為止,39個隕石已經被證實是來自我們親愛的月球。
正像行星隕石,月球隕石也來自于高強度碰撞(這發生在很久以前),巖石部分從月球表面脫落,它們的運行軌道最終使它們受到了地球引力拉扯的影響,導致最終沖向地球。
確定一個月球隕石的起源點是相對容易的,幸虧有宇航員在多次月球旅行中收集到的許多巖石樣本,我們獲得了很多關于月球表面的信息。達爾加尼(Dar al Gani)是已知最大的月球隕石,在1998年掉落在利比亞的沙漠中。在研究了它的成分后,發現它含有大量的鈣-鋁硅酸鹽礦物,而這種物質在月球高地上經常被發現。
彗星
一小部分到達地球的隕石來自于遙遠的、常在太陽系外部被發現的彗星。這類隕石常常是由巖石,冰和塵埃組成,可能是從彗星的巖石核心中分離出的部分。
什么是隕石
隕石是地球以外的宇宙流星脫離原有運行軌道或成碎塊散落到地球上的石體,它是人類直接認識太陽系各星體珍貴稀有的實物標本,極具收藏價值。據加拿大科學家10年的觀測,每年降落到地球上的隕石有20多噸,大概有兩萬多塊。
由于多數隕石落在海洋、荒草、森林和山地等人煙罕至地區,而被人發現并收集到手的隕石每年只有幾十塊,數量極少。隕石的平均密度在3~3.5間,主要成分是硅酸鹽;隕鐵密度為 7.5~8.0,主要由鐵、鎳組成;隕鐵石成分介于兩者之間,密度在5.5~6.0間。隕星的形狀各異,最大的隕石是重1770千克的吉林1 號隕石,最大的隕鐵是戈巴隕鐵 ,重約60噸;中國隕鐵石之冠是新疆清河縣發現的“銀駱駝”,約重28噸 。
隕石,在沒有落入地球大氣層時,是游離于外太空的石質的,鐵質的或是石鐵混合的物質,若是落入大氣層,在沒有被大氣燒毀而落到地面就成了我們平時見到的隕石,簡單的說,所謂隕石,就是微縮版的小行星“撞擊了地球”而留下的殘骸。
我國是世界上發現隕石最早的國家,遠至新石器時代,后經歷朝歷代,直到20世紀末均有文字記載,并有不少標有“落星”的地名,如“落星山”、“落星湖”等。
隕石按組成成分一般分為3大類,即鐵隕石,也叫隕鐵。一般鐵鎳含量在95℅以上,其中含鐵80℅至95℅,含鎳5℅至20℅。密度為8至8.5。其他成分可有硫化物,金剛石,稀土化元素及硅酸鹽等。鐵隕石約占隕石總量的3℅。世界3號鐵隕石于19世紀末發現于我國新疆青河縣,大小為2.42×1.85×1.37,重約30噸。該隕鐵含鐵88.67℅,含鎳9.27℅。其中含有多種地球上沒有礦物,如錐紋石、鎳紋石等宇宙礦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