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十四節氣歌中對于節氣的具體的時間是這樣描述的“每月兩節不變更,最多相差一兩天。”在以往科技不發達的時候,人們對于節氣時間的計算較為模糊。而現在已經可以準確到時分秒的計算了不同的節氣具體的時間了,科技大大的發展了。
公歷 2022年4月5日 03:20
農歷 壬寅(2022)年三月初五
祭祀與踏青并存
清明是國家法定節假日,在這一天人們都是會放假歇息。每一年清明時節的時間段是不一樣的,依據時間推論,今年清明節是在4月5日凌晨三點二十分鐘零三秒的情況下交節。清明時節的氣候適宜,風景秀美,特別適合大家出門踏青春游。也由于它合適出門,因此有多種多樣的風俗習慣和節日。別名探春、尋春,古代人非常喜歡在清明的時候踏青放風箏。清明節是一年中春回大地的逐漸。因而,在清明時節,除開祭掃和祭祀,她們也會挑選出游主題活動,一起出來出游,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挑選。
美味的清明食物
在清明的時候不同的地區的人們會準備各種各樣的食物來紀念節日,江南地區的人在清明節的時候有吃青團的飲食習俗。 而艾叛是客家人在清明節必備的傳統食物。有一句俗語叫做“清明前后吃艾叛,一年四季不生病”南北方都喜歡的一種食物便是馓子了,南方和北方都有吃馓子的習俗,馓子是一種油炸食品,雖然南方和北方都會吃馓子,但是南方和北方的做法卻有所不同,泰寧一帶的人在清明節的時候有食用暖菇包的飲食習俗。
子推饃的故事
在古時候人們比較重視的是寒食節,寒食節在清明節的前一天。寒食節不準動煙火,只能吃冷食涼菜,以紀念春秋時期晉國貴族介子推。他追隨公子重耳流亡國外。?文公回國后,重賞隨從。介子推卻未得賞賜,與母隱居綿山。后來,文公要給他封官賜爵,他卻堅辭不受。文公無奈,只得放火燒山,本想逼他出來,沒想到竟把介子推母子燒死在山中。??后因寒食和清明相連,逐漸合為一個節日,但節前蒸“子推饃”的習俗,在陜北的榆林和延安兩地一直流傳至今。是用來紀念介子推不求名利的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