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春節假期后第一天上班,相信很多人都不想上班,即便上班了也提不起勁,這到底是為什么呢?其實,這是節后綜合征!那么,這種癥狀什么時候會消失呢?據專家表示,多數節后綜合征兩周會自動消失。那一般長假之后不想上班怎么辦好呢?一起來了解。
多數節后綜合征兩周會自動消失
專家提醒,這是一種極為常見的“節后綜合征”,是一種輕微的心理變化,多數人兩周內癥狀會自動消失,順利投入工作之中。應對節后綜合征最重要的是要有一個積極心態,保持正常作息規律、飲食規律。
節后綜合癥是人們在大假之后出現的(特別是春節黃金周和國慶黃金周)的各種生理或心理的表現。如在節后的兩三天里感覺厭倦,提不起精神,上班的工作效率低,甚至有不明原因的惡心、眩暈、腸道反應、神經性厭食、焦慮、神經衰弱等。
節后綜合癥也叫富貴癥。長假期間很多人容易忘記平時對自己的約束,熬夜、暴飲暴食等,睡眠規律、飲食規律一旦被打亂,便秘、長痘、油脂分泌過多很正常,而腹瀉在過節中更是常見。
長假之后不想上班怎么辦?
第一招:規律生活 早睡眠
合理安排起居,讓自己的生活有規律,常言說“早睡早起身體好”還是很有道理的,尤其是老年人,肌體調節功能減退,節日期間更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規律。
第二招:飲食清淡 多喝茶
過年吃得豐富,長假后要注意調整飲食結構,也不要吃得過于油膩,以免對腸胃造成更大的負擔。定時飲食,多喝茶、多吃水果,多吃新鮮的綠葉蔬菜、稀飯、面條湯、疙瘩湯、咸菜等“清火”食品,還可適當吃一些健胃消食片或山楂片,盡量吃清淡一點的飯菜,讓已經“不堪重負”的胃腸得到休息。
第三招:調整狀態 早收心
假期的最后一天在家好好休息,上班前夕不去參加聚會等容易讓人興奮的活動。可以給朋友打個電話聊聊天,轉移一下自己的注意力。上班后要盡早收心,加強自我調節。
第四招:茶水水果 心情舒暢 降內火
不少家庭旅游歸來最普遍的現象是口干舌苦、食欲不振,還有的人眼睛發紅、牙痛、口腔潰瘍、嘴角起皰疹等, 可以準備茶水和水果。調整情緒,保持心情舒暢,不急不躁,也可以讓“內火”慢慢降下來。
第五招:睡前泡腳 促循環
睡前用熱水洗腳,按摩腳心足趾對疏通經絡、調整臟腑、促進血液循環,增強新陳代謝,有重要醫療效能,尤其是對神經衰弱、失眠、頭痛等癥均有療效或輔助治療作用。
第六招:休閑放松 調身心
每天工作一段時間后,可通過閉目養神、聆聽舒緩一些的輕音樂、讀書閱報等方式調整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