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中國傳統文化里,有很多的傳統習俗是我們所不知道的,比如說農歷二月初二,這是一個龍抬頭的日子,這一天對我們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它是一個很吉利的日子,龍抬頭這一天有很多的風俗活動,都代表著很美好的寓意,我們可以多去了解一下。
吃豆子的含義
在農歷二月初二這天,人們還有著吃豆子的傳統習俗,特別是以玉米做成的爆米花,為很多人的選擇,在寓意著來年能夠風調雨順身體健康。 豐收”的諺語。每年的農歷二月二這一天的時候,老家的習俗,都會把黃豆炒開花,把面做成像龍鱗一樣的棋子塊,寓意著“金豆開花“,風調雨順,護佑可以順利豐收。美好的愿望和習俗,是代代相傳的,也是我們每個人從心底里許下的美好期望。
吃什么最合適
在農歷二月初二整天吃豬頭肉是一種廣為流傳的習俗,最早起源于王忠林平定巴蜀后由和尚提供的豬頭肉,又只能將過去的霉運轉變為好運的說法。另據宋代的"仇池筆記"記錄的一個故事:王中令平定巴蜀之后,甚感饑餓,于是闖入一鄉村小廟,卻遇上了一個喝得醉醺醺的和尚,王中令大怒,欲斬之,哪知和尚全無懼色,王中令很奇怪,轉而向他討食,不多時和尚獻上了一盤"蒸豬頭"并為此賦詩曰:"嘴長毛短淺含膘,久向山中食藥苗。蒸時已將蕉葉裹,熟時兼用杏槳澆。紅鮮雅稱金盤汀,熟軟真堪玉箸挑。若無毛根來比并,氈根自合吃藤條。"王中令吃著蒸豬頭,聽著風趣別致的"豬頭詩"甚是高興,于是,封那和尚為"紫衣大師"。看起來豬頭還真是一道佳肴呢,而且也是轉危為安平步青云的吉祥標志。
二月二龍抬頭習俗
在農歷二月初二的天也被稱為龍抬頭結合土地公的誕辰。人們在這天通過,其實這些神嶺南祈求,明年能夠風調雨順,作物能夠得到豐收。社日分為春社日和秋社日,古時春社是立春后第五個戊日,秋社是立秋后第五個戊日(戊,五行屬土)。古人認為土生萬物,土地神是廣為敬奉的神靈之一。人們認為土地公管理著五谷的生長和地方的平安,很多地方的百姓都在社日祭拜土地神。土地公又被叫做福德正神,在中國南方地方,為給土地公公“暖壽”,有的地方有舉辦“土地會”的習俗:家家湊錢為土地神祝賀生日,到土地廟燒香祭祀,敲鑼鼓還有放鞭炮等相應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