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族,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有著豐富多彩的民間文學(xué)藝術(shù)。那么,在土族的民族舞蹈中,有駱駝舞嗎?如果真的有的話,那土族真的是能歌善舞的代表民族之一了。那么,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到土族文化中看看到底有沒有駱駝舞吧。
土族沒有駱駝舞。
土族舞蹈主要是安昭舞和婚禮舞。安昭舞是一種歌舞相結(jié)合的形式,舞時人們排成一圓圈,一般由一人帶領(lǐng)(通常為老年男子),一唱眾和,歌聲悠揚,舞步輕盈。每到逢年過節(jié),或喜慶婚禮時,土族男女喜歡聚集到庭院里或打麥場上跳安昭舞。
婚禮舞是舉行婚禮時的舞蹈,一般以兩個身著白褐長衫的納什金為主演,其他人伴唱,動作各地不一。
關(guān)于駱駝舞的簡介:
舞駱駝是廣東汕頭鮀東村的傳統(tǒng)民俗活動,雖然一個從未出現(xiàn)過駱駝的鄉(xiāng)村,卻把一種名為“駱駝舞”的地方傳統(tǒng)文化代代相傳了上百年,至今仍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影響力。
云露駱駝舞用竹作框架,用棕櫚皮作駱駝皮毛,訓(xùn)練有素的、矯健的兩個青年人往“駱駝”身子里一鉆,另一名充當(dāng)“駝奴”的青年將繩子一拉,3個人伴隨著鼓點的節(jié)奏,手舞足蹈,舞蹈中有“瑞駝降福”、“祥駝呈豐”等寓意年景豐足,國泰民安的動作名稱。
駱駝道具用竹板、鐵線扎好的模型上,將古時制作蓑衣的材料棕櫚一層層鋪到模型上,駱駝的身體輪廓被勾勒得形象貼切。云露居民特別講究細節(jié),他們做出的駱駝道具尾部可靈活擺動,上下顎亦可自由張合,特別是一口潔白的牙齒更讓表演中駱駝的情緒表達生動到位,也平添了幾分“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