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高溫熱浪會使人體不能適應環境,讓人難受之極,從而導致疾病的發生,甚至會死亡。有些朋友想了解更多關于高溫熱浪的內容,那么,大家知道高溫熱浪類型是什么?高溫熱浪分類是什么?高溫熱浪標準是什么?以下就是小編今天給大家帶來的內容,希望能夠幫到大家哦!
高溫熱浪類型
1、干熱型高溫型
氣溫極高、太陽輻射強而且空氣濕度小的高溫天氣,被稱為干熱型高溫。
2、悶熱型高溫型
由于夏季水汽豐富,空氣濕度大,在氣溫并不太高(相對而言)時,人們的感覺是悶熱,就像在蒸籠中,此類天氣被稱之為悶熱型高溫。由于出現這種天氣時人感覺像在桑拿浴室里蒸桑拿一樣,所以又稱“桑拿天”。
高溫熱浪使人體感到不適,工作效率低,中暑、患腸道疾病和心腦血管等病癥的發病率增多;因用于防暑降溫的水電需求量猛增,造成水電供應緊張,故障頻發。高溫加劇了土壤水分蒸發和作物蒸騰作用,高溫少雨同時出現時,造成土壤失墑嚴重,加速旱情的發展,給農業生產造成較大影響。持續高溫少雨還易引發火災,而森林火災又會對生態環境造成破壞。另外,旅游、交通、建筑等行業也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但高溫熱浪同時也會給一些生產、銷售防暑降溫用品及設備的廠家和商家帶來商機。
高溫熱浪標準
高溫熱浪的標準主要依據高溫對人體產生影響或危害的程度而制定。
高溫熱浪災害受地理、社會和經濟等多方面的影響。世界各國和地區研究高溫熱浪所采取的方法不同,高溫熱浪的標準也有很大差異。目前國際上還沒有一個統一而明確的高溫熱浪標準。
我國高溫熱浪的標準
我國一般把日最高氣溫達到或超過35℃時稱為高溫,連續數天(3天以上)的高溫天氣過程稱之為高溫熱浪(或稱之為高溫酷暑)。由于近年來高溫熱浪天氣的頻繁出現,高溫帶來的災害日益嚴重。為此,我國氣象部門針對高溫天氣的防御,特別制定了高溫預警信號。
高溫對其他生物影響的標準可依據達到危害時的溫度量值制定。
國外高溫熱浪的標準
世界氣象組織(WMO, 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建議高溫熱浪的標準為:日最高氣溫高于32℃,且持續3天以上。
荷蘭皇家氣象研究所則定為:日最高氣溫高于25℃,且持續5天以上,其中至少有3天最高氣溫高于30℃。
美國、加拿大、以色列等國家氣象部門依據綜合考慮了溫度和相對濕度影響的熱指數(也稱顯溫)發布高溫警報。例如美國發布高溫預警的標準是:當白天熱指數連續兩天有3小時超過40.5℃或者預計熱指數在任一時間超過46.5℃,發布高溫警報。
德國科學家基于人體熱量平衡模型,制定了人體體感溫度指標。例如當人體生理等效溫度(PET)超過41℃,熱死亡率顯著上升。因此以人體生理等效溫度(PET)大于41℃為高溫熱浪預警標準。
高溫熱浪預防措施:
(1)、補充水分把握量少次多原則
炎熱天氣下人體會大量出汗,極容易發生中暑或虛脫現象,老弱病幼人員應減少戶外活動,要注意多飲水以補充身體水分。
夏季氣溫在36℃~38℃環境下,從事室外體力勞動的人,每日應補充水量10L~12L,從事室內工作的人,每日應補充水量2L~3L。補充水分宜量少次多,以免影響食欲。
(2)、補充無機鹽
大量出汗同樣會引起無機鹽丟失,故在補充水分的同時,應補充無機鹽。
(3)、同時還要注意,應增加維生素C、蛋白質、能量的攝入。
(4)、解暑
喝茶是解暑的最佳方法,不管是紅茶、綠茶還是菊花茶,如果附之冰糖、山楂、橘皮、決明子等。
同時,夏季多喝諸如綠豆湯、百合湯、酸梅湯和苦瓜湯之類的食品也是消暑降溫不錯的選擇。另外高溫天氣下常喝果汁對生津止渴、清熱解毒也有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