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屬于前蘇聯嗎 俄羅斯和烏克蘭前身叫前蘇聯是嗎
俄羅斯和烏克蘭的前身是蘇聯,也就是前蘇聯。
1917年11月7日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建立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
1922年12月30日,俄羅斯聯邦、南高加索聯邦、烏克蘭、白俄羅斯組成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
1991年12月26日,蘇聯最高蘇維埃共和國院舉行最后一次會議,宣布蘇聯停止存在。
1991年8月24日,烏克蘭政府發表的國家獨立宣言,正式宣布脫離蘇聯獨立,改國名為烏克蘭。
1992年4月16日,俄羅斯第6次人代會決定將國名改為“俄羅斯”,從而恢復了歷史上的名稱;17日,最后決定使用兩個同等地位的正式國名“俄羅斯聯邦”和“俄羅斯”。
擴展資料:烏克蘭歷史沿革
烏克蘭地理位置重要,自然條件良好,歷史上為兵家必爭之地,飽經戰亂。
烏克蘭民族是古羅斯族的分支,“烏克蘭”一詞最早見于《羅斯史記》(1187年)。
烏克蘭歷史上是基輔羅斯的核心地域。
也是近代俄國資本主義發展最早的地區之一。
17—19世紀,在第聶伯河中游一帶以基輔﹑波爾塔瓦和切爾尼戈夫為中心形成了烏克蘭現代民族。
1654年,烏克蘭哥薩克領袖赫梅利尼茨基與俄羅斯沙皇簽訂《佩列亞斯拉夫和約》,商請沙俄來統治東烏克蘭,自此東烏克蘭(第聶伯河左岸)與俄羅斯帝國正式合并,開始了烏克蘭和俄羅斯的結盟史。
1917年底,東烏克蘭地區建立社會主義性質的蘇維埃政權,成立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
1918年至1920年外國武裝干涉時期,西烏克蘭(東加利西亞和西沃倫)被波蘭占領。
1922年,蘇聯成立,東烏克蘭加入聯盟,成為蘇聯的創始國之一。
根據波蘭和蘇聯簽訂的《里加條約》,西烏克蘭成為波蘭領土。
1985年,戈爾巴喬夫上臺,蘇聯歷史和現實積累的各種矛盾開始表面化,民族主義和分離主義傾向迅速抬頭,全國政局開始急劇動蕩,同時,烏克蘭開始了其獨立步伐。
1986年4月26日,蘇聯烏克蘭境內的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發生嚴重的爐心融毀輻射外泄事件,造成嚴重后果。
但當時蘇聯官方開始時向世界和該國人民隱瞞事件真相,被國外媒體和核輻射檢測部門揭露后,蘇聯的官僚意識受到廣泛批評。
1989年9月,烏克蘭人民爭取改革運動(簡稱“魯赫”)成立,成員迅速擴大到百萬人。
1990年7月16日,烏議會通過《烏克蘭國家主權宣言》。
1991年8月24日,烏克蘭政府發表的國家獨立宣言,正式宣布脫離蘇聯獨立,改國名為烏克蘭。
12月8日,烏克蘭、俄羅斯和白俄羅斯的領導人在明斯克簽署別洛韋日協議,宣布蘇聯不再存在,成立獨立國家聯合體,烏克蘭的獨立最終完成了。
蘇聯解體后
參考資料來源:
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