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我們生存的地球關于海洋的總面積是占了整個地球總面積的71%,可以說,地球是個藍色的水球。有許多朋友好奇,地球上的水是哪來的?地球上的水是從哪里來的?下面是小編精心準備的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地球上的水是哪來的
關于水的起源,至今也沒有一個明確地答案,目前,科學家們普遍認同的觀點,有以下幾種:第一,隕石說。這個觀點認為,在地球誕生初期,因為大量的隕石撞擊地球,而這些隕石都帶有厚厚的一層冰殼,所以當抵達地球表面之后,隕石上的冰殼就融化形成了地球上的水。這種觀點又被稱之為“外源說”,就是地球上的水來自宇宙的意思。
而還有一種觀點認為,地球上的水是地球本身就擁有的,這種說法也被稱之為“內源說”,在地球形成的時候,組成地球的物質中,就含量大量的海水,不過因為地球誕生初期,地球上的環境非常的恐怖,參考冥古宙時期,地球上的溫度非常高,表面被熔巖所覆蓋,所以,地球上的水無法到地表上來,只能存在于地幔或者地殼之中。
而在冥古宙末期,伴隨著地球上的溫度漸漸降低,地球上的地質運動也導致了大量的水涌出地表,同時大氣層中的水冷凝落到了地面,這樣通過很長時間的演化,地球上的海洋、河流、湖泊等等也就開始慢慢的形成,可以說,地球本身的儲水量就非常的驚人,甚至有人認為,如今地球地幔之中,也有很多我們尚未發現的水資源。
同時,地球上經常的降雨,也會對地球上的水資源進行補給,可以說地球上的水資源如今是一個良性的循環,除非日后太陽進入衰敗期之后,溫度驟然升高,將地球上的水資源都蒸發掉,否則地球上的水,是用不完的。
不過,雖然地球上的水很多,但是可以被人類利用的水資源卻非常少,因為大部分都是海水,我們能用的只有一小部分的淡水資源,而如今伴隨著工業發展,大量的廢料、廢水被排放到淡水資源中,這也讓很多水資源遭到了污染,無法再被人類所使用。因此,國家才會呼吁我們要節約用水。
而如今,很多國家都在進行“海水淡化”等技術的研究,這也是為了日后人類無水可用而做準備,不過對于我們來說,首要的還是先從自身做起,每個人都保護水資源,不浪費水,這樣,地球上的淡水才不會那么快被我們用光,也才不用擔心未來地球上最后一滴水,是我們的眼淚。
海洋如何誕生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新生地球的內部都在劇烈運動,這使得地殼不斷受到沖擊和擠壓,甚至形成地震和火山爆發,地球的表面開始發生改變,出現褶皺,那時候的地球完全就像科幻電影里展現的末日世界一樣,巖漿在地球表面流淌著,到處都是煙塵和黑云,隨著地殼的冷卻,地球的動靜趨于平緩,當時的地球已經有了雛形,地表上出現了高山、平原、盆地、河床等各種地形。地殼逐漸冷卻,大氣圈層的開始降溫,等溫度降到可以留存液態水時,巖漿中揮發出來的水蒸氣和塵埃氣體混合凝結,最終形成降雨落到地球地表上。但由于地表溫度不均,造成嚴重的空氣對流,結果形成了超級暴雨,經年累月地沖刷著地球。長時間的積累下,雨水形成了小溪、湖泊、河流,甚至是海洋。
在大約35億年前,原始海洋出現了,但原始海洋的含水量只有現在海洋的十分之一。原始海洋也不是像現在一樣,是咸的,由于當時火山活動頻繁,大量的二氧化碳、硫化氫和二氧化硫等氣體彌散,因此海水是酸性的,空氣中還全都是臭雞蛋和刺鼻的硫磺味。后來,由于雨水持續不斷地沖刷地層,分解出大量的礦物質流入海洋中,這些礦物質有鎂、鈉、鈣,更多的是氯化鈉,使得海水的密度越來越大,形成了含有鹽分的苦咸海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