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大年初一即農歷正月初一,是拜年放鞭炮的日子。大家會穿上新衣裳,會把自己打扮的喜慶些,然后吃過早飯之后就向家中長輩拜年,然后接收來自長輩們的大紅包,但是有些地區大年初一不拜年,那么大年初一為什么不能拜年呢?大年初一能去別人家拜年嗎?和小編一起去看看吧。
大年初一為什么不能拜年
正月初一的一項重要活動,就是到親朋好友家和鄰里祝賀新春,舊稱拜年。然而在兩廣一帶認為大年初一是“窮鬼日”,人們不喜歡去別人家,也不歡迎別人到家里來。
一大早還要開門掃地,寓意把“窮鬼”掃出門。佛山一帶的俗語有云“年初一,韞金銀”。大年初一老人家是不出門的,出門有“走財漏福”之說,長輩安坐家中才可使家宅來年福財兩旺,而晚輩一般來講是要到長輩家中拜年以示孝敬長輩的。
大年初一能去別人家拜年嗎
可以,大年初一是家里的晚輩給長輩拜年。拜年是中國農歷新年傳統的習俗,一般從初一開始一直持續到正月十四。
大年初一,我國民間有拜年的習俗。在這一天,人們早早起床,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拜年一般從家里開始。晚輩清晨起床首先向家中長輩叩頭,祝愿長輩健康長壽,然后依次到親戚朋友家拜年。長輩受拜以后,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同輩親友也會互相登門拜年,施禮道賀。
過年拜年是中國傳統習俗,拜年從大年初一開始,一直拜倒正月十四。大年初一除了給祖父、祖母、父親、母親拜年外,在農村還要去給本家的長輩及街坊鄰居家的長輩拜年;在城市除了自己家的長輩拜年外,也可以給同學、鄰居、同事家的長輩拜年。因此,大年初一是可以出去拜年的。
大年初一拜年的規矩
拜年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習俗,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愿的一種方式。雖然有些地區不喜歡初一拜年,可大部分的人還是選擇在初一的時候出門拜年。
古時“拜年”一詞原有的含義是為長者拜賀新年。拜年一般從家里開始。初一早晨,晚輩起床后,要先向長輩拜年,祝福長輩健康長壽,萬事如意。長輩受拜以后,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
在給家中長輩拜完年以后,人們外出相遇時也要笑容滿面地恭賀新年,互道“恭喜發財”、“四季如意”、“新年快樂”等吉祥的話語,左右鄰居或親朋好友亦相互登門拜年或相邀飲酒娛樂。
現代的拜年形式
禮節性的拜訪
如給同事、朋友拜年,一進屋門,如與主人系平輩則只須拱手一揖而已,如比自己年長,仍應主動跪拜,主人應走下座位做攙扶狀,連說免禮表示謙恭。這種情況一般不宜久坐,寒暄 兩句客套話就要告辭。主人受拜后,應擇日回拜。
串門式的拜訪
對于左鄰右舍的街坊,素日沒有多大來往,但見面 都能說得來,到了年禧,只是到院里,見面彼此一抱拳說:“恭禧發財”、“一順百順”,在屋里坐一會兒而已,無甚過多禮節。
古時有拜年和賀年之分:拜年是向長輩叩歲;賀年是平輩相互道賀。有些機關、團休、企業、學校,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賀,稱之為“團拜”。
走親戚
初一必須到岳父家、須帶禮物。進門后先向祖宗影像、牌位各行三叩首禮,然后再給長 輩們依次跪拜。可以逗留吃飯、玩耍。
大年初一風俗禁忌
1、忌吃藥。說是“初一吃藥整一年,而且啥病也治不好”,所以再重的病人初一也不吃藥。
2、忌斧子劈木柴。說是“初一斧子劈開柴(財),劈開再也回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