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臘八節的到來,標志著春節要來了。臘八節那天,民間流行吃“臘八粥”的習俗。濃濃的臘八粥不僅營養美味,也把年味傳遞開來。現在吃臘八粥既有慶賀這一年豐收的喜悅,也有對來年風調雨順的期盼。另外還有養生的功效,因為臘八粥是用多種材料熬制而成,營養豐富。聽說,臘八粥是用八種材料制作而成的,那么,傳統臘八粥的8種材料是哪些呢?下面一起來了解下。
臘八粥材料是哪八種
臘八粥的傳統食材包括大米、小米、玉米、薏米、紅棗、蓮子、花生、桂圓和各種豆類(如紅豆、綠豆、黃豆、黑豆、蕓豆等)。
一碗熱騰騰的臘八粥,是寒冬臘月中的一道美味。各種粗糧、豆類、堅果、水果干等都可入粥,少則七八種原料,多則一二十種。很多人覺得,臘八粥的食材越雜、營養越豐富,那么事實果真如此嗎?
臘八粥食材,并非越雜越好,要看食材質量,而不能單看數量。如果食材中有比較多的粗糧和雜糧,比如黑米、高粱米、紅小豆、薏仁米,那么確實會提升臘八粥的營養價值。如果往粥里加入各種水果干、糖果等,則會使粥變得很甜,反而對健康不利。
臘八粥里的多種粗糧豆類,其維生素和礦物質含量比精白米高出幾倍到十幾倍,而且富含多種膳食纖維和抗氧化成分。這些食材幾乎都有自己的保健作用,無論是對強身健體,還是對控制血糖、血脂都有意義,只需按體質選擇即可。
臘八粥食材
但臘八粥里放雜糧的量,應該有個限度,并非越多越好。對于消化功能不是特別好的老人、小孩,一次性吃太多雜糧會增加消化負擔。總體來說,建議公眾按照《中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2007)》中推薦的膳食搭配去吃,這樣才最健康。
其實不同的地區,臘八粥的做法也有些許差異,也沒有什么固定的食材,一碗傳統的八寶粥,要包含有谷類、豆類、果類這三大類食材。
谷類食材有大米、糯米、黑米、紅米、玉米、薏米、小米等等,豆類食材有黑豆、綠豆、黃豆、紅豆、飯豆、白蕓豆等等,而果類食材有蓮子、花生、紅棗、桂圓等等,從中選出8種或是8種以上的食材,熬成八寶粥。
臘八節喝臘八粥的習俗來源于佛教,農歷十二月初八這天是佛祖釋迦摩尼成道之日,古印度的人為了不忘佛祖成道以前所受的苦難,也是為了紀念佛祖在十二月初八悟道成佛,便在這天以吃雜拌粥作為紀念,自從佛教傳入中國,各寺院都用五谷豆類熬成粥來贈送給門徒和善男信女們,延續到今天,就逐漸形成在臘八當天熬粥和喝粥的習俗。
臘八節的其他習俗介紹
臘八醋
臘八醋,傳統臘八節習俗。在臘八這天用醋泡大蒜的習俗,名“臘八醋”。臘八醋,要泡到大年初一,初一吃餃子,要吃素餃子,取一年素素凈凈之意,蘸臘八醋吃,別有一番滋味是。“臘八醋”不僅味道醇正,而且久放不壞。
臘八蒜
一到臘月初八,過年的氣氛一天賽過一天,華北大部分地區在臘月初八這天有用醋泡蒜的習俗,叫臘八蒜。臘八蒜就是在陰歷臘月初八的這天來泡制蒜,是華北地區的一個習俗。其材料就是醋和大蒜瓣兒。
臘八面
臘八面,即臘八節的節令食品。傳統面食,流行于陜西關中地區,在陜西省渭北一帶的澄城地區,臘八節一般是不喝粥的,每年的農歷臘月初八早上,家家戶戶都要吃碗臘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