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今年小年已經(jīng)到來,南方人民已經(jīng)列出要吃的美食了,北方人民怎能落后,北方的小年美食也是極多,每一樣都能勾起人們的食欲。那么,北方小年吃什么?北方小年傳統(tǒng)食物有哪些呢?灶糖是小年必有的美食之一,你可知道過小年為什么吃灶糖嗎?不知道的話,就來瞧瞧小編的介紹吧。
北方小年吃什么
餃子
北方臘月二十三的晚上一般要吃餃子,因為這天要送灶王爺上天匯報工作,人們煮好餃子端端正正擺在供臺上,取意“送行餃子迎風面”。
粘糕
山東部分地區(qū)每年臘月二十三都要蒸粘糕吃粘糕。粘糕是用黃米紅棗等做成的一種甜味糕點,意在粘住灶王爺?shù)淖?,使其向玉帝匯報工作時只講好事。
麻糖
晉西北地區(qū)小年夜要吃麻糖。山西大同的麻糖是用優(yōu)質(zhì)小米熬成“餳”,再加入磨好的小米面攪拌均勻,通過特殊工藝發(fā)酵和固化處理,做成各種形狀的糖塊,有玉骨麻糖擦酥麻糖夾餡麻糖瓜蛋糖板子糖等。不管是哪種麻糖,都是為了粘住灶王爺?shù)淖?,以免他把人間美味奢華的事報告給上天。
關(guān)東糖
關(guān)東糖,又叫灶王糖,一年之中只有小年前后才能吃到。關(guān)東糖是用麥芽小米熬制而成的風味特殊的糖制品。關(guān)東糖又香又酥,粘性大,主要是祭灶用。祭灶時,要把關(guān)東糖用火烤融化涂在灶王爺嘴上,這樣他到玉帝那里就不能講壞話了。
糖瓜
“二十三,糖瓜粘”,這首民謠很多人應(yīng)該都聽過。糖瓜跟關(guān)東糖的做法相似,只是關(guān)東糖是長條型的,拉成扁圓型就是糖瓜,吃起來香酥脆甜,粘性很大。
炒玉米
晉東南地區(qū)臘月二十三有吃炒玉米的習俗。人們用麥芽糖把炒玉米粘起來冰凍成一塊一塊的,口感脆甜香酥。
面花
山東半島的人們在臘月二十三這天家家戶戶都忙著蒸棗花饃團圓餅壽桃等面食,蒸出來的這些面食又叫面花。
火燒
河南漯河平頂山一帶小年夜這天不吃餃子,而是家家戶戶自己做火燒吃?;馃纸袩灒c小年幾乎劃等號,當?shù)厝酥v沒有火燒的小年算不上完整的小年。
餃子
過小年吃餃子的原因
小年夜一般也叫祭灶節(jié),小年夜有祭灶王、掃塵、剪窗花等等的習俗,它是由農(nóng)歷的日期來定的,一般來說北方小年是農(nóng)歷臘月23,南方的小年是農(nóng)歷臘月24,北方的每個節(jié)日幾乎都會有餃子的身影,而小年夜吃餃子,取意“送行餃子迎風面”。上供時,餃子要端端正正擺上供臺。此外,民間有“好吃不過餃子”的俗語。每逢新春佳節(jié),餃子更成為一種應(yīng)時不可缺少的美食。
過小年為什么吃灶糖
1、祭灶供灶糖的原因,是為了粘住灶爺?shù)淖彀?。北京民謠“二十三,糖瓜粘”,說的就是這個意思。各地的灶糖都不一樣,有麥芽做的白灶糖,也有黃豆面糖、芝麻糖等等。
2、傳說,灶爺是玉帝派往人間監(jiān)督善惡之神,它有上通下達、聯(lián)絡(luò)天上人間感情、傳遞仙境與凡間信息的職責。在它上天之時,人們供它灶糖,希望它吃過甜食,在玉帝面前多進好言。
3、也有人說,祭灶用灶糖,并非粘灶爺?shù)淖?,而是粘嘴饞好事、愛說閑話的灶君奶奶的嘴。
4、多在黃昏入夜之時舉行。一家人先到灶房,擺上桌子,向設(shè)在灶壁神龕中的灶王爺敬香,并供上用飴糖和面做成的糖瓜等。然后將竹篾扎成的紙馬和喂牲口的草料。用飴糖供奉灶王爺,是讓他老人家甜甜嘴。
5、人們用糖涂完灶王爺?shù)淖旌螅銓⑸裣窠蚁?,和紙與煙一起升天了。有的地方則是晚上在院子里堆上芝麻秸和松樹枝,再將供了一年的灶君像請出神龕,連同紙馬和草料,點火焚燒。有壯馬,有草料,一路順風平安到。
6、送灶君時,有的地方尚有乞丐數(shù)名,喬裝打扮,挨家唱送灶君歌,跳送灶君舞,名為“送灶神”,以此換取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