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什么季節開花結果
在夏季開花結果。草莓在4-5月(春夏之交)開花,6-7月(夏季)結果。
草莓每株可收成兩年,收成期亦長達半年,可為果園在果樹成熟結果前增加土地使用率及增加收入。唯草莓因為果實的特性,只要進入開花期,便不可再使用農藥。草莓含天冬氨酸,有助消脂排毒瘦身,因此歐美又稱草莓為“苗條果”。
在早晨或傍晚采收,新鮮食用宜在成熟至八成時采收,加工用的只要在著色七至八成便可。采摘時必須保留半厘米至一厘米的果梗,太長的話容易損害其他草莓。
草莓為喜光植物,但又有較強的耐蔭性。光強時植株矮壯、果小、色深、品質好。中等光照、果大、色淡、含糖低,采收期較長;光照過弱不利草莓生長。
草莓宜生長于肥沃、疏松中性或微酸性壤土中,過于粘重土壤不宜栽培,沙土多施廄肥,勤灌水,也可種草莓。
草莓栽植前應徹底清除雜草,并施入腐熟農家肥,一般每畝施有機肥5000千克,過磷酸鈣50千克,氯化鉀50千克做基肥,撒施均勻后耕翻30-40厘米,促進土壤熟化,土地平整后按100厘米做畦,畦面寬80厘米,畦溝寬20厘米,畦高15厘米,畦長20米。
草莓營養價值豐富,被譽為是“水果皇后”,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維生素A、維生素E、維生素PP、維生素B1、維生素B2、胡蘿卜素、鞣酸、天冬氨酸、銅、草莓胺、果膠、纖維素、葉酸、鐵、鈣、鞣花酸與花青素等營養物質。
草莓種子繁殖
草莓種子繁殖多用于遠距離引種或培養草莓的實生苗來選育新品種,也可用于庭院綠化鮮食兼用型種植。于5-6月果實采收時,選取發育良好、充分成熟的果實供采種用。削下果皮,放入水中,洗去漿液,撈出晾干;或把削下的果皮直接晾干,然后揉碎,果皮與種子即可分離。
播種育苗多在翌春進行,但也可在采集種子的當年7-8月進行。播種前先備好廣口泥瓦盆,填人細碎營養土,壓平,種子提前8-12小時浸泡,待膨脹后撒播在土壤表面,再用篩子均勻篩上厚度為0.2厘米左右的細沙土覆蓋。為使土壤既含有足夠的水分,又能保持疏松,以利于種子生根發芽,可把播種后的泥瓦盆置于淺水池內,待水慢慢滲濕盆里的土壤后取出,再覆蓋塑料薄膜,10天左右即可出苗。
出苗后適當間苗,待幼苗長出3-4片真葉時,帶土移栽在小花盆里。適應一段時間后,再帶土移栽到繁殖苗圃。
1、地表溫度
在種植草莓前,需要用工具測量出地表的溫度,最適合草莓生長的地溫是20℃左右;地表的溫度不能低于10℃,也不能高于30℃,不然草莓在土壤中不會生長;所以很少在夏冬季種植草莓。
2、翻新土壤
在中,要定時的翻新土壤,一個月至少要翻新一次,以增加泥土的透氣性,讓草莓的根系能更好呼吸;選擇天氣比較晴朗的時候,不然在下雨天翻新,會讓土壤積水。
3、大棚溫度
有些生產農戶經常在冬季也種植草莓,除了控制地表溫度外,還搭建了草莓溫棚,是為了控制草莓生長時的溫度;草莓在冬季生長,需要大棚的溫度在19℃~23℃;冬季的晚上很冷,溫度要控制在15℃以上。
4、遮擋陽光
為了能反射太陽光,大棚的薄膜顏色是白色,可以減少大棚吸收太陽光而產生的熱量,讓草莓在大棚中一直處于恒溫的狀態;如果選擇黑色的塑料薄膜,白天草莓生長的溫度很高,而晚上溫度過低,晝夜溫差大會影響草莓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