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推指躬、耕、往、返,古代皇帝躬耕有三推之禮,是表示重農而舉行的一種儀式,后來歷代相沿,至清胤禎皇帝時又加一推,即躬、耕、往、返四個來回,至此以后沿為四推。
“躬耕”主要源于諸葛亮的《出師表》,文中寫到“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意思是“我本來是平民,在南陽親自耕種田地,進行農業(yè)勞作”,后來古代帝王親自率領大臣在籍田進行耕種,也稱之為躬耕。
《出師表》是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在北伐中原之前給后主劉禪上書的表文,闡述了北伐的必要性以及對后主劉禪治國寄予的期望,言辭懇切,寫出了諸葛亮的一片忠誠之心。歷史上有《前出師表》。至于三國演義中的后出師表,并沒有證實。通常所說的《出師表》一般指《前出師表》。表,古代向帝王上書陳情言事的一種文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