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曲是中國文化的瑰寶之一,茶余飯后聽一段戲曲曾經是很多古人非常享受的一件事。那么,中國四大戲曲有哪些?歌仔戲屬于哪個種類的戲曲呢?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戲劇文化的介紹吧!
你可能感興趣:中國有哪五大戲曲劇種 中國第一大劇種是什么
中國四大戲曲有哪些
京劇
曾稱平劇,腔調以西皮、二黃為主,用胡琴和鑼鼓等伴奏,被視為中國國粹,位列中國戲曲三鼎甲“榜首”。徽劇是京劇的前身。清代乾隆五十五年,四大徽班陸續進入北京,與來自湖北的漢調藝人合作,同時又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劇目、曲調和表演方法,通過不斷的交流、融合,最終形成京劇。京劇形成后在清朝宮廷內開始快速發展,直至民國得到空前的繁榮。
黃梅戲
舊稱黃梅調或采茶戲,漢族戲曲之一,起源于湖北黃梅,發展壯大于安徽安慶。黃梅戲唱腔淳樸流暢,以明快抒情見長,具有豐富的表現力;黃梅戲的表演質樸細致,以真實活潑著稱。一曲《天仙配》讓黃梅戲流行于大江南北,在海外亦有較高聲譽。2006年5月20日經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你可能感興趣:越劇四大名旦都有哪些,越劇四大名旦代表作
越劇
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全國第二大劇種,有第二國劇之稱,又被稱為是“流傳最廣的地方劇種”。越劇長于抒情,以唱為主,聲音優美動聽,表演真切動人,唯美典雅,極具江南靈秀之氣;多以“才子佳人”題材的戲為主,藝術流派紛呈。是影響最廣的地方劇種。2006年5月20日經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豫劇
發源于中國河南省的一個戲曲劇種,居中國各地域戲曲之首。豫劇以唱腔鏗鏘大氣、抑揚有度、行腔酣暢、吐字清晰、韻味醇美、生動活潑、有血有肉、善于表達人物內心情感著稱,憑借其高度的藝術性而廣受各界人士歡迎。因其音樂伴奏用棗木梆子打拍,故早期得名河南梆子。豫劇是在繼承河南梆子的基礎上,通過不斷改革和創新發展起來的。
你可能感興趣:歌仔戲的戲曲服裝,歌仔戲演員裝扮
歌仔戲屬于哪個種類
歌仔戲是我國閩臺人民珍貴的劇種之一,它是一種民間文化的反映,在中國臺灣省和福建閩南地區以及海外華人居住區深受歡迎。歌仔戲是以閩南歌仔為基礎,吸收梨園戲、北管戲、高甲戲、潮劇、京劇等戲曲形成的閩南方言的傳統戲曲劇種。歌仔戲最大的藝術特色在于它的音樂。歌仔戲的音樂分為唱腔和伴奏音樂兩部分。“七字調”是歌仔戲音樂的主要唱腔曲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