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家不如搬石頭,苦熬不如苦干;等不是辦法,干才有希望。
面對惡劣的生存環(huán)境和沉重如山的貧困,上世紀(jì)90年代初以來,西疇人民不悲觀、不埋怨、不畏縮,在不等不靠的苦干實干和創(chuàng)新探索中鑄造了“搬家不如搬石頭,苦熬不如苦干;等不是辦法,干才有希望”的西疇精神,探索走出了“山頂帶帽子、山腰系帶子、山腳搭臺子、平地鋪毯子、入戶建池子、村莊移位子”的“六子登科”石漠化治理新路,把昔日的亂石旮旯變成了今天的生態(tài)綠洲。
上世紀(jì)90年代的西疇,放眼望去,視野范圍內(nèi)盡是一個個的白色或者灰褐色隆起,這些密密麻麻的隆起大范圍覆蓋了土壤,不是別的,都是石頭。全縣1506平方公里的國土面積中99。9%屬于山區(qū),裸露、半裸露的喀斯特山區(qū)占75。4%,是全國石漠化程度最嚴(yán)重的地區(qū)之一,被列為國家實施石漠化治理重點的一個貧困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