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傣族以大米為主食,最具特色的是竹筒飯。制作方法是將新鮮的米裝進(jìn)竹筒后加水,放在火上燒烤,吃起來清香可口。
2、打油茶亦稱“吃豆茶”,是侗族傳統(tǒng)待客食品。流行于湖南、貴州、廣西等地。用油炸糯米花、炒花生或浸泡的黃豆、玉米、炒米和新茶配制成。有的還加蔥花、菠菜、獵肝、粉腸。侗族在不同的場合吃不同的豆茶。
3、手扒肉是蒙古族人最傳統(tǒng)的食肉方式。斟酒敬客,吃手扒肉,是草原牧人表達(dá)對客人的敬重和愛戴的重要方式。
4、鳥酢是大瑤山部分瑤族群眾所腌制的一種特具風(fēng)味的著名食品。每年秋末春初時節(jié),于山上裝設(shè)“鳥盆”,候鳥被引誘到盆中喝水,即被預(yù)先涂刷在盆邊的鳥膠粘住。將捉到的鳥宰殺后,以米粉及食鹽等攪拌后密封在壇罐中制成,作為上品待客。
5、嚼檳榔是黎族、壯族、京族等族婦女的嗜好。嚼食時,用放有少量灰漿的“扶留葉”包裹,放入口中慢慢嚼咽,直至口中生津、口唇變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