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房率和公攤面積說明如下:
得房率是指可供住戶支配的套內(nèi)建筑面積與每戶建筑面積的比例。影響得房率的最直接原因就是公攤面積的大小。得房率越高,可供住戶支配的實際套內(nèi)面積也就越多。
不同建筑得房率的參考標準如下:
高層塔樓住宅得房率(75%—78%),公攤系數(shù)為(22%—25%);
高層板樓住宅得房率(78%—85%),公攤系數(shù)為(15%—22%);
小高層板樓住宅得房率(85%—88%),公攤系數(shù)為(12%—15%);
多層住宅得房率(88%—95%),公攤系數(shù)為(5%—12%)。
1、一般情況下,多層住宅的得房率最高,基本控制在85~90%,小高層得房率約80~85%,高層一般在75~80%,辦公樓為55~60%。
2、得房率:是指可供住戶支配的面積(也就是套內(nèi)建筑面積)與每戶建筑面積(也就是銷售面積)之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