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軍節的紀念意義有哪些
八一建軍節的主要意義是為紀念中國工農紅軍成立的節日。
為了紀念南昌暴動的勝利與紅軍的成立。1927年8月1日發生了無產階級政黨——共產黨領導的南昌暴動,這一暴動是反帝的土地革命的開始,是英勇的工農紅軍的來源。
中國工農紅軍在歷年的艱苦戰爭中,打破了帝國主義國民黨的歷次進攻,根本動搖了帝國主義國民黨在中國的統治,已成了革命高漲的基本杠桿之一,成了中國勞苦群眾革命斗爭的組織者,是徹底進行民族革命戰爭的主力。
1933年6月,中共中央、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向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建議,以南昌起義日——8月1日為中國工農紅軍成立紀念日,每年的8月1日開展紀念活動。中央同意這一建議,并決定在紅軍成立紀念日期間,開展擁軍優屬活動。
隨后,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發布《關于決定“八一”為中國工農紅軍成立紀念日》的命令;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作出《關于“八一”紀念運動的決議》。
從此,“八一”就成為中國工農紅軍和后來人民解放軍的建軍節。在“八一”節期間開展紀念活動,也成了全體軍民的光榮傳統。
建軍節有什么特殊紀念意義
1927年4月12日和7月15日,蔣介石、汪精衛先后在南京和武漢發動清共行動后,中共中央在漢口召開了臨時政治局常委會議,決定利用共產黨掌握和影響下的國民革命軍在南昌舉行起義,并指派周恩來為起義領導機關前敵委員會書記。
起義部隊在江西瑞金、會昌打垮了國民黨反動軍隊的堵截,然后經過福建的長汀、上杭和廣東的大浦,于9月下旬占領了潮州、汕頭,主力部隊經揭陽向湯坑西進。10月初,西進部隊和留守潮汕的部隊遭到優勢敵軍的圍攻,起義部隊大部分被打散,一部分突圍到了海陸豐,與當地的農民武裝會合;另一部分由朱德、陳毅率領經贛南、粵北轉入湘南,開展游擊戰爭。1928年1月在湘南地方黨組織和農民武裝的配合下,在宜章舉行了年關起義。由于遭到優勢敵軍的協剿,起義部隊和農民武裝撤出湘南,于同年4月到達井岡山與毛澤東率領的部隊勝利會師,組成中國工農革命軍第四軍,后改稱工農紅軍第四軍。
1933年7月11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根據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6月30日的建議,決定8月1日為中國工農紅軍成立紀念日。1949年6月15日,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發布命令,規定以八一兩字作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旗和軍徽的主要標志。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將此紀念日改稱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節。
八月一日是什么節
八月一日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紀念日,也叫“八一”建軍節。
1933年7月11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根據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6月30日的建議,決定8月1日為中國工農紅軍成立紀念日。1949年6月15日,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發布命令,規定以“八一”兩字作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旗和軍徽的主要標志。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將此紀念日改稱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節軍旗。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旗為紅色,上綴金黃色的五角星及“八一”兩字,表示中國人民解放軍自1927年8月1日南昌起義以來經過艱苦卓絕的長期斗爭,終于在黨的領導下取得了中國革命的偉大勝利。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旗的規格(按照總參1951年1月頒布的條令執行): 軍旗可以授予團級以上部隊和院校,授旗時可以舉行儀式。 軍旗主要用于參加典禮、檢閱、隆重集會、游行等場合,由掌旗員掌握軍旗,左右各有一名護旗兵,位于部隊的前列。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旗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武裝力量的標志,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榮譽、勇敢和光榮的象征。它激勵全體指戰員牢記自己的神圣職責,忠于祖國,忠于人民,忠于黨,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來捍衛祖國的神圣領土和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