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暑是什么季節的節氣 處暑是夏季的節氣嗎
處暑屬于秋季,是秋季的第二個節氣,不是夏季的節氣。
“處”含有躲藏、終止意思,“處暑”表示炎熱暑天結束了。但是實際上,處暑步入秋季的還是只有北方地區,南方的地區仍然是非常的悶熱;
處暑期間,真正進入秋季的只是東北和西北地區。但每當冷空氣影響我國時,若空氣干燥,往往帶來刮風天氣,若大氣中有暖濕氣流輸送,往往形成一場像樣的秋雨。每每風雨過后,特別是下雨過后,人們會感到較明顯的降溫。
處暑的物候特征
一候,鷹乃祭鳥。鷹自此日起感知秋之肅氣,開始大量捕獵鳥類,并且先陳列如祭而后食,古人稱之“義舉”。
二候,天地始肅。接著天地間萬物開始凋零,充滿了肅殺之氣。古時有“秋決”的說法,即是為了順應天地的肅殺之氣而行刑。《呂氏春秋》上說:“天地始肅不可以贏。”即是告誡人們秋天是不驕盈要收斂的季節。
三候,禾乃登。禾乃登的“禾”指的是黍、稷、稻、粱類農作物的總稱,“登”即成熟的意思,意思就是開始秋收。
處暑節氣的氣候特點
秋高氣爽
處暑過后,每當冷空氣影響我國時,若空氣干燥,往往帶來刮風天氣,若大氣中有暖濕氣流輸送,往往形成一場像樣的秋雨。每每風雨過后,特別是下雨過后,人們會感到較明顯的降溫。
故有:“一場秋雨(風)一場寒”之說。北方南部的江淮地區,還有可能出現較大的降水過程。氣溫下降明顯,晝夜溫差加大,雨后艷陽當空,人們往往對夏秋之交的冷熱變化不很適應,一不小心就容易引發呼吸道、腸胃炎、感冒等疾病,故有“多事之秋”之說。
氣溫下降
8月底到9月初的處暑節氣,單單用氣溫開始走低來描述是不夠的。氣溫走低僅是其中的一個現象。產生這一現象背后的原因,首先應是太陽的直射點繼續南移,太陽輻射減弱;二是副熱帶高壓跨越式地向南撤退,蒙古冷高壓開始躍躍欲試,出拳出腳,小露鋒芒。
南方“秋老虎”
夏季稱雄的副熱帶高壓,雖說大步南撤,但絕不肯輕易讓出主導權、輕易退到西太平洋的海上。在它控制的南方地區,感受一絲秋涼的人們,往往在處暑尾聲,再次感受高溫天氣,這就是名副其實的"秋老虎"。對于走出三伏,并且遭遇嚴重伏旱的地區,如果繼續受副熱帶高壓的控制,往往容易形成夏秋連旱,使秋季防火期大大提前,需要警惕。需要說的是,長江中下游地區往往在秋老虎天氣結束后,才會迎來秋高氣爽的小陽春,不過要到10月以后了。
處暑如何養生
1、宜加溫食補:處暑時節,早秋涼燥,仍蘊有濕邪。可常用大棗、赤豆、蓮子、黑豆等熬湯、煮粥或悶飯。平時不妨多用蓮子、芡實、淮山藥等健脾養胃的中藥煲湯或煮粥服食。
2、宜補維生素:多吃西紅柿、辣椒、茄子、土豆等含維生素的食物,能補充人體營養從而避免受到燥邪的侵害。多吃堿性食物,如蘋果、海帶以及新鮮蔬菜等,含豐富水分的食材都是秋季推薦食品。
3、宜攝入蛋白:秋季是一個增液養津的特殊時段,因此適量的增加一些蛋白質可提高免疫力。可多吃些堿性和蛋白質含量高的食物,比如雞蛋、瘦肉、魚、乳制品及豆制品等。
4、宜補水:飲食上要“潤”一點,隨著水果的大量上市,不妨多吃些蘋果、桃子,梨、葡萄、哈密瓜之類的水果,水分豐富可以此來生津潤燥,消熱通便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