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譜,是中國傳統(tǒng)戲曲演員臉上的繪畫,用于舞臺演出時的化妝造型藝術(shù)。不同行當(dāng)?shù)哪樧V,情況不一?!吧?、“旦”面部妝容簡單,略施脂粉,叫“俊扮”、“素面”、“潔面”。而“凈行”與“丑行”面部繪畫比較復(fù)雜,特別是凈,都是重施油彩的,圖案復(fù)雜,因此稱"花臉"。戲曲中的臉譜,主要指凈的面部繪畫。而“丑”,因其扮演戲劇角色,故在鼻梁上抹一小塊白粉,俗稱小花臉。
關(guān)于舞臺臉譜的起源有幾種說法,一種是源于我國南北朝北齊,興盛于唐代的歌舞戲,也叫大面或代面,是為了歌頌蘭陵王的戰(zhàn)功和美德而做的男子獨舞,說的是蘭陵王高長恭,勇猛善戰(zhàn),貌若婦人,每次出戰(zhàn),均戴兇猛假面,屢屢得勝。人們?yōu)榱烁桧炋m陵王創(chuàng)造了男子獨舞,也帶面具。戲曲演員在舞臺上勾畫臉譜是用來助增所扮演人物的性格特點,相貌特征,身份地位,實現(xiàn)豐富的舞臺色彩,美化舞臺的效果,舞臺臉譜是人們頭腦中理念與觀感的諧和統(tǒng)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