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箭拔弩張。解釋:比喻形勢緊張,一觸即發(fā)。出處:洪深《電影戲劇表演術(shù)》第六章:“大部分的時(shí)候是含精養(yǎng)銳的,必要時(shí)才一用力,正不必面紅耳赤,箭拔弩張的。”例句:馮永祥看他們箭拔弩張,形勢不妙,趕緊站起來,走到他們當(dāng)中。
2、弩下逃箭。解釋:比喻近者反能免遭禍殃。因弩箭射遠(yuǎn)不射近,故有此比喻。出處:宋文瑩《湘山野錄》卷下:“今若匿得吾一身,則脫汝輩數(shù)家之禍,然萬無搜近之理,所謂弩下逃箭也。”例句:今日我們能夠逃脫,純屬弩下逃箭,千萬不能掉以輕心。
3、弩箭離弦。解釋:搭在弩弓上的箭射出了弓弦。形容極其迅速。出處:明代吳承恩《西游記》第四十二回:“前走的如流星過度,后走的如弩箭離弦。”例句:他啥退就跑,快得好像弩箭離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