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月餅的枧水可以用食用堿和清水的混合物代替,此混合物的PH值與枧水的PH值接近,因此效果也與之相近。枧水是在調制廣式月餅餅皮面團時,常被加入該種物質。根據(jù)月餅國家標準,生產廣式月餅必會使用到枧水,這是廣式月餅的特色制法。
在調制廣式月餅餅皮面團時,常加入叫“枧水”的物質。枧水是廣式糕點常見的傳統(tǒng)輔料,它是祖先們用草木灰加水煮沸浸泡一日,取上清液而得到堿性溶液,PH值為12.6,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鉀和碳酸鈉。在歷史上沒有現(xiàn)代化學堿的情況下,只好使用這種土法制備的植物堿。
月餅(拼音:yuèbǐng)又稱為月團、小餅、豐收餅、團圓餅等,是中秋節(jié)的時節(jié)食品。月餅最初是用來拜祭月神的供品,而祭月在我國是一種十分古老的習俗,它實際上是古人對“月神”的一種崇拜活動,而現(xiàn)如今,中秋節(jié)吃月餅和賞月已經成了中國南北各地過中秋節(jié)的必備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