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年的時候,要了解小年的風俗,例如吃灶糖、吃花饃面食等等,這些都是每年必不可少的,小年的魅力,作為中國人有很大感觸,詳細了解小年相關的風俗內容,領略小年帶給大家的人文魅力,都是值得人們去深入思考的有意義的東西。
灶糖寓意甜甜蜜蜜
南方臘月二十四過小年的時候,一定去有灶糖,灶糖是灶神特有的供奉品,據說供奉灶糖能夠讓灶王爺嘗到甜甜的味道,這樣才好在玉帝面前說好話,而祖人們吃過灶糖之后也能祈求來年的生活能夠甜甜蜜蜜。祭灶也就是祭灶神,也可以說接神, 臘月二十三那天,相傳是灶王爺回天上的日子,如果你能夠誠心誠意,準備諸多祭品供奉灶神,那么灶神會高高興興的回到天上,然后稟告給玉帝你的優良事跡,還會多幫你美言幾句,賜予你好的生活。
花饃面食團團圓圓
每到臘月二十四的時候,大家都會蒸花饃面食來吃,這種面食會被捏成各種各樣的形狀,既好看又好吃。不過在小年蒸的花饃,按照傳統是用來祭灶的,不能送給別人。臨到快過年前幾天,農村都要殺豬殺羊,準備過年,不過在湖北一些農村里,小年通常是不進行幸殺的, 覺的殺生不好, 給家里帶來不好的運氣。米餅是用糯米粉作主料,花生、芝麻、白糖作配料,放入模具打制成圓形,再經高溫蒸熟,吃起來別有風味,有團團圓圓的寓意。
荸薺好運延續
臘月二十四是小年,這是春節前非常重要的節日,由于文化差異,中國各地小年日期也不同。相比其他地方來說,福州人祭灶非常講究,除了灶糖、灶餅外,葷灶要有酒有肉,素灶則要有帶頭甘蔗和荸薺。灶糖、灶餅是用麥芽糖做的,灶公灶婆吃了就會粘住牙,讓他們少說,不亂說。用荸薺祭灶則是取自福州方言的諧音,意指好運從年頭延續到年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