褔是什么意思
褔字含義:1、充滿。2、副貳。 3、相稱,符合。
褔的拼音怎么寫
褔拼音是fù
區別于‘福【fú】’,形似‘福’但意卻不相近。很多人會把‘福’和‘褔’混淆。
常用福字的記載:
古文:畗。
《唐韻》、《集韻》、《韻會》并方六切,膚入聲。祐也,休也,善也,祥也。《禮·祭統》:福者,備也。《易·謙卦》:鬼神害盈而福謙。《書·洪范》:向用五福。
又《釋名》:福,富也。其中多品如富者也
又祭祀胙肉曰福。《周禮·天官·膳夫》:祭祀之致福者,受而膳之。《谷梁傳·僖十年》:祠致福於君。
又福猶同也。張衡《西京賦》:仰福帝居,陽曜陰藏。薛注:言今長安宮,上與五帝所居之太微宮,陽時則見,陰時則藏,同法也。
又州名。秦閩中郡,陳立閩州,唐改福州。
又姓。元忠臣福壽。
又《集韻》、《韻會》并敷救切,音副。藏也。《史記·龜筴傳》:邦福重龜。注:徐廣讀。
又葉筆力切,音逼。《詩·大雅》:自求多福。《儀禮·士冠禮》:介爾景福。俱葉上德字。《正字通》:福本有逼音。說文從示畐聲。賈誼治安策,疏者或制大權,以福天子。乃逼譌為福,非福與逼通也。諸韻書誤以為福、逼同音共義,合為一,蓋未詳毛詩、儀禮及安世房中歌、班固明堂詩,福皆讀逼,與逼義不相通也。韻會職韻逼字注云,通作福。字匯福與逼同,尤非。
福字傳說:
傳說中,貼福字在周朝時就已經有了,姜太公封神時封妻葉氏為窮神,并且告知她不能去有福字的地方,于是人們為了防窮神,就會貼福字。
倒貼福字在中國也有很久的歷史,而關于這個,也有很多傳說。
說是朱元璋有關,說是朱元璋讓人貼上福字,有家人不認字貼反了,于是朱元璋大怒,這個時候馬皇后就說這樣倒著貼是指“福到了”,于是那家人不但免罪還得了賞賜。
根據作家馮驥才的考證,民俗傳統中,倒貼福字主要出現在兩個地方。一個是水缸和土箱子上,土箱子也就是裝垃圾的箱子。這兩個地方的東西要從里面倒出來,為了避諱把福氣倒掉,于是倒貼福字寓意“福到了。”
另一個地方是在屋內的柜子上,柜子是存放東西物品的地方,倒則福字,表示福氣(也是財氣)一直來到家里、屋里和柜子里。
大門上的福字,禁忌倒貼,大門上的福字有“迎福”和“納福”之意,而且大門是家庭的出入口,是一個莊重和恭敬的地方,所貼的福字,須鄭重不阿,端莊大方,故應正貼。把大門上的福字翻倒過來,則必頭重腳輕,不恭不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