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大寒節氣的含義是什么 二十四節氣大寒是什么意思
大寒是天氣寒冷到極點的意思。雖然在冬至節氣是北半球太陽高度最低的時候,但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候卻是在冬至節氣以后的小寒、大寒節氣,尤其是大寒節氣。
我國南方一些地方的風俗,特別是在農村,每到大寒至立春這段時間,有很多重要的民俗和節慶,如尾牙祭、祭灶和歲除等。大寒節氣中充滿了喜悅與歡樂的氣氛,是一個歡快輕松的節氣。尾牙源自于拜土地公做“牙”的習俗。做尾牙主要流行于東南沿海,尤其是閩南地區。所謂二月二為頭牙,以后每逢初二和十六都要做“牙”,到了年尾十二月十六日正好是尾牙。“做牙”,亦稱“做牙祭”,原本是祭祀土地公公的儀式,俗稱的美餐一頓為“打牙祭”即由此而來。做牙有“頭牙”和“尾牙”的講究,頭牙在農歷的二月二,尾牙則在年尾臘月十六。民間有全家坐一起“食尾牙”的習俗。現代企業流行的“年會”即是尾牙祭的遺俗。
大寒是二十四節氣中的最后一個,過了大寒又立春,即迎來新一年的節氣輪回。這時節,人們開始忙著除舊飾新,腌制年肴,準備年貨,因為中國人最重要的節日——春節就要到了。作為年尾最后一個節氣大寒,雖是農閑時節,但家家都在“忙”——忙過年,此即“大寒迎年”的風俗。所謂“大寒迎年”,就是大寒至農歷新年這段時間,民間會有一系列活動,歸納起來至少有十大風俗,分別是:“食糯”、“縱飲”、“做牙”、“掃塵”、“糊窗”、“蒸供”、“趕婚”、“趁墟”、“洗浴”、“貼年紅”等。
大寒節氣養生:
小寒、大寒是一年中極冷的兩個節氣。在北方地區有“熱在中伏(二伏),冷在三九”一說,意思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是在三伏中的第二伏,而一年中最冷的時候是在一年中的三九。在南方地區,“熱在三伏,冷在四九”,最熱是在三伏天,最冷是在四九天,四九比三九更冷,四九時處大寒節氣內,南方地區大寒比小寒冷。
冬天三個月是生機潛伏、萬物蟄藏的時令,此時人體的陰陽消長代謝也處于相當緩慢的時候,所以此時應該早睡晚起,不要輕易擾動陽氣,凡事不要過度操勞,要使神志深藏于內,避免急躁發怒。大寒是冬季六節氣之一,此時天氣寒冷已極,故名大寒。大寒的養生,要著眼于“藏”。意思是說,人們在此期間要控制自己的精神活動,保持精神安靜,把神藏于內不要暴露于外。這樣才有利于安度冬季。
《呂氏春秋·盡數》提到:“天生陰陽寒暑燥濕,四時之化,萬物之變,莫不為利,莫不為害。圣人察陰陽之宜,辯萬物之利,以便生,故精神安乎形,而壽長焉。”就是說順應自然規律并非被動的適應,而是采取積極主動的態度,首先要掌握自然界變化的規律,以其防御外邪的侵襲。
大寒節氣注意事項:
大寒節氣需要早睡晚起
在大寒節氣,大家需要注意的就是,一定的是需要早睡晚起的,因為,“大寒”是冬季的最后一個節氣,在起居方面仍要順應冬季閉藏的特性,做到早睡晚起,早睡是為了養人體的陽氣,晚起是為養陰氣。所以說,在大寒節氣是需要早睡晚起的。
大寒節氣一定要注意冷輻射
在大寒節氣,也是一定的需要避免的就是冷輻射的,因為,冷輻射對于身體上來說,也是會有一定的傷害的。具體措施是遠離過冷的墻壁和其他物體,睡覺時至少要離開墻壁50厘米以上。
大寒節氣一定要注意睡前洗腳
在大寒節氣還需要注意的就是,在睡覺前也是一定的需要進行洗腳的,入睡前以熱水泡腳,能使血管擴張,血流加快,改善腳部的皮膚和組織營養,降低肌張力,改善睡眠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