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俄國自第二次鴉片戰爭以來,早已對遠東地區保有領土需求,先后占領原屬清朝的外東北、奪得庫頁島,更興建西伯利亞鐵路,企圖在滿洲與朝鮮建立勢力范圍,奪取極具戰略價值的不凍港,因此,俄國與日本之爭端勢在難免,簽署《馬關條約》時,俄國曾多次暗示日本不得侵占東北,然而日本要求清政府割讓遼東,令俄國有感利益受損,俄國為了遏制日本的勢力干涉還遼;
2、德國在中日開戰初期反應冷淡,但后來德皇威廉二世見日本即將打敗清軍,有感德國應該染指東亞,早前俄國與法國在1892年結成俄法聯盟,令德國在歐洲之地位動搖,因此威廉二世嘗試以干預中日議和,換取俄國支持其在東亞的擴張;
3、法國基于俄法聯盟,德國拉攏俄國后,法國同樣想在東亞取得更多利益,得到印度支那后,法國開始覬覦臺灣,因此支持與兩國一起干涉條約之簽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