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火雞;圣誕節要吃火雞的風俗已經延續了三百多年,據說在1620年的圣誕節,大批來自英國的移民抵達美洲大陸的樸里茅斯山。當時那里物產貧乏,只有遍布山野的火雞,于是他們便捉火雞,作為過節的必要食物;
2、布丁;布丁作為餐后的甜點,是圣誕節里最不可缺少的;在圣誕節里,布丁象征著團結和諧的意思,其意義相當于中國人過年要吃餃子或元宵要吃湯圓;
3、姜餅;姜餅的故鄉在德國,是一種介乎蛋糕與餅干之間的小點心。傳統的姜餅是用姜、蜂蜜、胡椒粒為材料,甜甜辣辣,口感相當刺激;
4、圣誕酒;相傳最古老的圣誕節風俗就已經和酒有關;人們在一個如同鍋一般大小的祝賀杯里加入蘋果汁、白蘭地、麥酒和其他香料,然后把巨杯懸掛在以榆樹枝堆積成的火堆上,以保持酒的溫度;
5、樹干蛋糕;這種“樹干”形狀的蛋糕是由法國一個買不起圣誕禮物的年輕人發明的;他在森林里揀了一段木頭送給情人,最后不但贏得了芳心,還從此平步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