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馬俑是在村民在打旱井時偶然發現陶俑,后經考古專家清理并鑒定為兵馬俑,至此兵馬俑被發現并挖掘。
秦始皇陵東1、5公里的地方,有一個西楊村。西楊村南,原是一片柿林,這里墓冢累累,亂石堆積。1974年3月,該村村民楊志發、楊培彥等十幾位在這不長莊 稼的柿林之上開始了抗旱井的工程。當他們挖到2米深時,發現了紅燒土塊;3米深時,發現了陶俑的殘斷軀體;4米深時,發現了磚鋪地面、銅鏃、銅弩機,以及8個殘破的陶俑 。他們停下了工程,立即向當地主管部門匯報。第一位進入現場的文物考古專家趙康民 一方面收集散失的文物,一方面作初步的清理,兵馬俑被發現。
新華社記者藺安穩回到家鄉臨潼探親 ,他將秦始皇陵發現大型陶俑的消息在《人民日報》內參上作了報道。國家文物事業管理局隨即派有關專家來現場視察。1974年7月15日,省文物局派出了秦俑考古隊開赴發掘現場。隨后,西北大學考古專業的師生也前來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