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是哪個民族的節日 哪個民族過端午節
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端午節不僅盛行于漢族居住地區,在我國很多少數民族居住地也同樣有此風俗。
農歷五月五日是我國民間傳統的端午節,又叫重午節、端陽節。這個節日約始于春秋戰國時期,它與春節、中秋節并稱中華三大節日。
“端者,初也?!币虼耍俺跷濉币簿褪恰岸宋纭?。而古代五月正是“午月”,“端五”又寫作“端午”。這“五月五日”的兩個“午”字重復,故又叫“重午”。古人還把“午時”當作。陽辰”,于是“端午”也可以說成“端陽”。
唐玄宗的生辰為農歷八月初五,為避唐玄宗的諱將“端五”一律改稱“端午”。此外它還有許多別稱,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是基本相同的。
少數民族也過端午節
苗族端午習俗
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松桃苗族自治縣和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等地苗族在農歷五月初五過“龍船節”,也稱“龍舟節”。節日期間,除與漢族一樣舉行龍舟競渡比賽外,還要舉行跑馬、斗牛、踩鼓和“游方”等娛樂活動。男女青年在蘆笙、嗩吶、竹笛、芒筒、月琴、木葉等樂曲的伴奏下載歌載舞。在這一天,出嫁的姑娘要帶上雞鴨、粽杷回娘家探親。整個節日,苗家人通宵達旦地喝著、唱著、跳著。除龍舟賽之外,還有賽馬、斗牛、殺豬、宰雞,人們喝著清醇的糯米酒,熱情地款待遠方的客人,共祝人壽年豐。
彝族端午習俗
居住在小涼山地區的彝族有在端午節采藥賣藥的習俗?!凹压澨碥镙?,男女采藥忙”說的是端午節時,雨水下透,百草蔓生,大多數中草藥根深葉茂,進入成藥期。人們三五成群地肩扛藥鋤,身背藥筐,穿行于高山、深谷、河邊,嘗遍百草,專心采集。
水族端午習俗
水族在端午節時要舉行賽馬活動。賽馬活動在專用的馬道上舉行。賽馬之前,各村都要推選幾位德高望重的老人身著嶄新的長衫,頭戴氈帽,騎上披紅掛彩的馬沿馬道先走一遍,稱為“開道”,表示吉利。騎手們在比賽之前先表演騰空躍馬等高超的騎技,將賽場上的歡樂氣氛調節一番方才開始比賽。水族傳統賽馬不是以速度快慢取勝,而是要比馬的耐力,比騎手精湛的騎藝。
布依族端午習俗
貴族的布依族在端午節時有打格螺的習俗。格螺一般用青銅木制,也有用牛角制成。格螺的形狀頗似漏斗,上圓下尖,上端圓形的盤頂厚2至4厘米不等,便于用鞭抽打旋轉。格螺大小不等,做工極為精細。格螺面上染上各色的點和線。打格螺時,彩影飛旋,似彩花朵朵。布依族的格螺比賽有比兇、比久、比快三種形式。比兇:以撞倒別人格螺者為勝;比久:在比賽時,發旋后限定抽打的鞭數,以后停轉的一方為勝;比快:向坡上方抽打格螺,看誰先將格螺“活”著亨丁上坡,以格螺不“死”或“死”的次數少者為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