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節氣清明是什么意思 清明節氣有什么含義
節氣清明是“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凈。故謂之清明?!鼻迕鞴澓笥晁龆?,萬物由陰轉陽,吐故納新,一派春和景明之象。
清明節氣,作為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五個節氣,時間點在農歷每年三月初一前后(公歷4月4-6日),太陽到達黃經15°時。是二十四節氣中唯一一個演變為民間節日的節氣,與端午節、中秋節、春節并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因清明時節民間多有掃墓、插柳、踏青、放風箏等紀念和娛樂活動,這天還被稱為掃墓節、踏青節、柳節等。
節氣清明與清明節
清明兼具節氣與節日兩大內涵,清明節氣在時間和氣象物候特點上為清明節俗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條件。清明節氣是上古干支歷法中表示季節變遷的廿四個特定節令之一,這一時節,吐故納新、生氣始盛、氣溫升高,萬物皆潔齊,大地呈現春和景明之象,正是郊外踏青(春游)與行清(墓祭)的好時段。
清明節是傳統的重大春祭節日,掃墓祭祀、緬懷祖先,是中華民族數千年以來的優良傳統,不僅有利于弘揚孝道親情、喚醒家族共同記憶,還可促進家族成員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認同感。清明禮俗文化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禮敬祖先、慎終追遠的人文精神。清明節既是一個掃墓祭祖的肅穆節日,也是人們親近自然、踏青游玩、享受春天樂趣的歡樂節日。
清明節將節氣與民俗融為一體,是天時地利人和的合一,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先祖們追求“天、地、人”的和諧合一,講究順應天時地宜、遵循自然規律的思想?!疤烊撕弦弧崩砟钤谇迕鞴澲械玫搅松鷦芋w現。清明節既是一個掃墓祭祖的肅穆日子,也是人們親近自然、踏青游玩、享受春天樂趣的歡樂節日。經歷史發展演變,清明節吸收融合了寒食節與上巳節的習俗,雜糅了多種民俗為一體,具有極為豐富的文化內涵。
古時候清明節的習俗
清明節的習俗:蹴鞠
鞠是一種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內用毛塞緊。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這是古代清明節時人們喜愛的一種游戲。相傳是黃帝發明的,最初目的是用來訓練武士。
清明節的習俗:踏青
又叫春游。古時叫探春、尋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時光。我國民間長期保持著清明踏青的習慣。
清明節的習俗:蕩秋千
這是我國古代清明節習俗。秋千,意即揪著皮繩而遷移。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為了避忌諱,改為秋千。古時的秋千多用樹椏枝為架,再栓上彩帶做成。后來逐步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秋千。打秋千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為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
清明節的習俗:植樹
清明前后,春陽照臨,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自古以來,我國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有人還把清明節叫作“植樹節”。植樹風俗一直流傳至今。1979年,人大常委會規定,每年三月十二日為我國植樹節。這對動員全國各族人民積極開展綠化祖國活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清明節的習俗:清明掃墓
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其習俗由來已久。明《帝京景物略》載“三月清明日男女掃墓擔提尊榼轎馬后掛楮錠粲粲然滿道也。拜者、酹者、哭者、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錠次以紙錢置墳頭。望中無紙錢則孤墳矣??蘖T不歸也趨芳樹擇園圃列坐盡醉?!?/p>
其實掃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際清明掃墓則是秦以后的事。到唐朝才開始盛行并相傳至今。清明祭掃儀式本應親自到塋地去舉行但由于每家經濟條件和其它條件不一樣所以祭掃的方式也就有所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