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景色上講,是因為泰山之雄、華山之險、嵩山之峻、恒山之幽、衡山之秀。
從歷史上講,五岳是遠古山神崇敬拜、五行觀念和帝王巡獵封禪相結合的產物,后為封建時代帝王所加封。
五岳的說法始見于《周禮、春官、大宗伯》:“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岳。”《周禮》成書于戰國后期,是儒家思想融合道、法、陰陽等諸家而形成的。因此我們認為五岳的思想是糅合夏代、商代以來的四方神和戰國初期的五行觀念而形成的山岳崇拜。五岳中的東、西、中三岳來說,都位于黃河岸邊,黃河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搖籃,是華夏祖先最早定居和繁榮的地方。五岳在我國雖不是最高峻的山嶺,但都高聳在平原或盆地之上,這樣也就顯得格外險峻了。同時,由于受到當時一些條件的限制,不可能對天下名山全面考察,當然也就無法“擇優錄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