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士德的永不滿足、不斷追求,不同于中國的“自強不息”精神,因為它不具備東方的樂觀進取心態,卻有絕望的悲劇意識;浮士德的拯救意識,也不同于基督教的拯救意識?;浇虖脑锍霭l,拯救就是贖罪,最終引導人對神的絕對信仰;而歌德對人的自救是追求人的完美與神性的結合,因此它具有悲劇性,同時也具有審美性。關于浮士德精神,在中國有個著名的注腳:“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但如果我們對它認真辨析后,我們就會發現雖然它在一定層面上體現浮士德永不滿足,不斷追求的精神,但卻以東方式的思維暗代了西方式的思考,也就是說,它抽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