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鑲嵌法:采一質地較好的昌化石章,選擇幾面醒目的地方,分別挖出一個個深淺不一的小坑,然后用紅色的硫化汞涂料嵌入,待其自然陰干后,再磨光上蠟。不過,這種嵌入的雞血硫化汞)沒有層次,同時血與昌化石的交接處色澤生硬,沒有過渡。
2、浸漬法:取一方昌化石,在需要的地方涂上硫化汞,陰干再涂,再陰干,使其血稍有層次,然后放在透明的樹脂里浸漬,務使周身浸到,拾起晾干,再用細水沙打光即成。用這種方法做成的假雞血石,因樹脂易老化,日久表皮會泛黃,與內部的石色不相協調,同時樹脂表皮的毛孔比較粗。用放大鏡仔細觀察,其表面有一點點細小的擦眼。
3、切片貼皮法:用切割機把石章的六個平面分別切割出薄如紙的六面。于其內需要的地方涂上硫化汞。待晾干后再用熱燙的辦法和以膠水把原來切割下來的六個薄片按原樣貼回去,然后把薄片與膠合處的線角磨光。這樣雞血的紅色看起來生在石章里面,而且自然分布。但血的層次畢竟只能停留在一個平面上。此類石章,只能局限于正方形或長方形的石章,其他的都不行。因為圓形和畸形的石章無法割斷和刻邊款,這樣薄片燙貼的痕跡就顯露出來了。
4、添補法:這是在真雞血石上,再添加硫化汞,并在添加的部分表面罩上一層極薄的樹脂,磨光后即成。這類方法是在血上加血,無疑是錦上添花,價值大增。同時真中有假、假假真真。所以對于特別好的雞血石,在觀察時必須注意和聯想到作偽者的手法,方可避免大意失荊州”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