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蕭公是蕭大亨,譜名應文,字夏卿,號岳峰。祖籍肥城安駕莊夏輝村,出生于明代泰安州放城里,即今山東省新泰市放城鎮,明朝后期重臣、政治家、軍事家。
蕭大亨幼年家貧,隨其父遷至泰安城里,以賣豆腐為生,六歲入塾就讀,十五歲時其父棄世,家遇不幸,少年遭受孤苦之痛。嘉靖二十九年與陽丘劉氏成婚,明嘉靖四十一年,會試后參加殿試,以第三甲一百六十名賜同進士出身,初授山西榆次知縣。時值榆次連年災荒,民眾饑寒,流離失所。蕭大亨張榜招撫流民,呈請發倉賑濟,并力除時弊,改革賦稅,深受百姓擁戴。著有《今古文鈔》《文章正宗》《岳峰蕭公奏議》《家訓》《夷俗記》等。
蕭大亨歷任三朝,功過兼有,對維護邊疆和平立下重大功勛。明廷在蕭氏墓坊上撰楹聯為"束發登朝,勛業永垂于邊地,鞠躬盡節,忠勤益勵于宦成。"是對蕭公功績的高度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