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是中華文化的濃縮,中國年俗有說不完的故事,道不盡的風情。對于每個中國人來說,春節絕對是一年當中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傳統節日。那么到了正月初三,都有哪些講究呢?一起來看看。
經歷了除夕和初一、初二的熱鬧,人們不免勞累,到了初三這天便可以早睡遲起,不宜外出或宴客,必須早點熄燈睡覺,好好調理身體。
當然,祖國地域遼闊各地大年初三的風俗也不盡相同。
1、東北 掃帚日
每年的正月初三,不僅是東北,在北方很多老百姓都稱之為“掃帚日”,因為這天老百姓可以把大年初一、初二這兩天的垃圾集中清理掉。而且在打掃院落的時候,還有這樣一個說法,就是要從外往里掃,這表示聚財的意思。
2、山東 初三、初四回娘家
“過完年,回娘家”是春節的傳統習俗,在大部分地方,“回娘家”的時間都安排在正月初二,但在山東煙臺、萊蕪、聊城等地,卻是初三、初四才“回娘家”。需要注意的是,給父母帶的禮物數量要是雙數的,女方父母家里也會準備好豐富的酒菜來招待女兒女婿。
3、甘肅 送灶神
在西北農村的大部分地方,初三這天是要送灶神的。從小年也就是臘月二十三請回灶神爺貼在灶臺中間,并擺放供品,每天供奉,寓意保佑家里面五谷豐登,來年莊稼有好收成,全家人豐衣足食,年年有余。而到了正月初三就要把灶神爺送走。
4、江浙 接迎灶神、開井
在江浙嘉興、湖州,初三是被叫做“小年朝”,是接灶神日子,意為迎接灶君自天上回歸。在杭州舊時候,初三需要進行“開井”儀式。古人初一初二的時候,讓勞累一年的井繩休息,就用紅紙條把井口封住,大家不能取井水。初三這一天要舉行一個很特殊的儀式,把封條揭去。
5、閩南 竹竿舞
在福建閩南漳浦,在初三當地的畬族同胞會用喜慶的竹竿舞來迎接八方來客。當地從初三開始,用這種載歌載舞的方式來慶祝新年。因為在閩南初一是要互相拜年,初二是女婿日,女兒女婿都要回娘家,所以畬族人非常好客,他們從初三開使用這樣的竹竿舞表達歡樂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