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一個三足鼎立的時期,正所謂亂世出英雄,一代梟雄--曹操也應運而生。對于曹操的議論我們從未停止過,亦正亦邪的身份在他身上彰顯得淋漓盡致。這里就舉例曹操與陳宮的民間故事。一起來看看吧!
陳宮在曹操任東郡太守時出仕之,初平三年(192年),曾透過外交手段,為其收取因刺史劉岱跟青州黃巾軍作戰時戰死而處于無主狀態中的兗州,并且爭取到濟北相鮑信的支持,讓曹操得以擔任兗州刺史討平盤據兗州一帶的青州黃巾軍。
興平元年(194年),曹操領兵征伐陶謙時留守東郡守備,但與陳留太守張邈、張邈之弟張超、從事中郎許汜及王楷等同謀叛亂,引領呂布進入兗州為主,一時之間兗州數郡郡守皆響應起事,僅余鄄城、范城、東阿三座縣城尚屬曹操領地。一時曾數度擊敗曹操,然而最終仍不敵曹軍巧妙運用計謀與戰術擊敗,被迫與呂布逃往徐州投靠劉備。
對于陳宮背叛曹操的動機,據史學家考證的說法有二種可能:
其一是,與曹操曾經下令處死兗州數名名士,緣由是因為那些名士批議曹操本身宦官親緣出身背景,而陳宮素來與兗州名士們有友好往來的情誼,被曹操下令處死的名士中可能有幾位是陳宮的朋友。然而這說法有待商榷。
其二是,曹操領兵征伐徐州時,下過一道指令給予部隊,凡是一開始沒有立即開城投降而抵御抗戰的城池,即使之后不敵而投降,一律屠城,因此徐州數座被曹軍攻打過的城池,常有發生屠城行為,身在東郡留守的陳宮應該知曉此事后,漸對曹操所做所為感到不認同。(“圍而后降者不赦”這一政策,直到赤壁之戰后曹操征馬超時發生后方騷動后,方被程昱諫止。
建安三年(198年)冬,曹操軍隊圍攻下邳時,曾獻計,以呂布屯兵城外,與下邳互為犄角,但不為呂布所采納。三月后,呂布軍心崩潰,部將侯成、魏續、宋憲叛變,縛其投降曹操。
曹操一度欲勸他再度出仕自己,但陳宮不為所動,赴刑場受刑而死。之后家族一直由曹操供養。
據傳陳宮受刑前,曹操舍不得殺于是就問陳宮,“公臺啊公臺啊,你死了你的兒子怎么辦啊?”陳宮答:“我聽說以仁治天下的明君,是不會殺別人的兒子的。”曹操又問:“公臺啊公臺,那你死了后你的母親又怎么辦呢?”陳宮又答:“我聽說以孝治天下的人,是不會殺別人的母親的。”曹操只好殺了陳宮并答應,以后你的母親和孩子都視為自己的一樣,所以陳宮的家人一直由曹操供養。
【結束語】這些歷史故事需要我們銘記于心,古人對于我們現在的貢獻不是一句感恩就能夠報答的。那么這些歷史故事懂了以后也能夠學習到很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