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民族都有各自民族的文化,而每一個民族的分布不同,所占人口也有很大的差異,本期土家族文化,小編想帶你了解土家族都分布在哪些位置,在西南地區(qū),哪個省份里土家族人是最多的。
土家族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民族,世居毗連湘、鄂、渝、黔的武陵山地區(qū)。根據(jù)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顯示,土家族人口數(shù)量約為8,353,912人,在中國的55個少數(shù)民族中排名第七位,僅次于壯族、回族、滿族、維族、苗族、彝族。
土家族人自稱為“Bifzivkar”(漢語諧音“畢茲卡”)。“土家族”是漢族對“畢茲卡”的稱呼。土家族北支(湖南省湘西州、張家界市,湖北省恩施州、宜昌市,重慶市渝東南,貴州省黔東北)自稱“畢茲卡、畢基卡、密基卡等”。南支土家族(僅分布于湖南省湘西州瀘溪縣境內的幾個村落)自稱“孟茲”,南支土家語與北部土家語不能通話,現(xiàn)只有瀘溪的九百余人使用。
土家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土家語支,也有人認為歸入緬彝語支,是藏緬語族內一種十分古老獨特的語言。絕大多數(shù)人通漢語,如今只有為數(shù)不多的幾個聚居區(qū)還保留著土家語。沒有本民族文字,現(xiàn)時使用1984年創(chuàng)制的拉丁文字,通用漢文。崇拜祖先,信仰多神。
1956年10月,國家民委通過民族識別,確定土家族為單一民族。
土家族分為四個支系、畢茲卡、孟茲、廩卡、南客。
畢茲卡
北支土家族,分布于湖南省湘西州、張家界市,湖北省恩施州、宜昌市,重慶市渝東南,貴州省黔東北,自稱“畢茲卡”、“畢基卡”、“密基卡”等等。
孟茲黑
南支土家族,僅分布于湖南湘西州瀘溪縣境內的潭溪鎮(zhèn)。自稱“孟茲黑”,其語言為孟茲語(南部土家語),現(xiàn)只有瀘溪的兩千余人使用。
廩卡
在湖南鳳凰縣當?shù)刈苑Q“廩卡”的人以“具有強烈的民族認同感為由申報為土家族”,最后他們在90年代末期也被歸為土家族。廩卡認為自己是巴人廩君的后裔,當?shù)孛缱宸Q其為“卡嘎”。但廩卡與前兩者之間的文化等各方面有著諸多差異與矛盾的地方,其申報文件中的所謂民族語言既不是畢茲語也不是東部苗語,而是古代漢語在漢語方言中的遺留,通過調查本地鳳凰縣漢族同樣使用這些漢語方言。生活中廩卡人已經(jīng)被漢化,因此廩卡究竟是被漢化的畢茲卡還是被漢化的另一個民族難以考證。
南客主要分布在渝東南和黔東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