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穆府的真正歷史
云南穆府的真正歷史
麗江古城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而木府可稱為麗江古城文化之"大觀園"。納西族最高統領木氏自元代世襲麗江土司以來,歷經元,明,清三代22世470年,在西南諸土司中以"知詩書好禮守義"而著稱于世。明末時達到鼎盛,其府建筑氣象萬千,古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曾嘆木府曰:"宮室之麗,擬于王室"。自古以來,麗江便是納西族聚集的地方。納西族人原來沒有漢族的姓氏,朱元璋建立明王朝后,遠在滇西北麗江納西族土司阿甲阿得審時度勢,于公元1382年“率從歸順”,舉人臣之禮,此舉大獲朱元璋賞識,朱將自己的姓去掉一撇和一橫,欽賜其“木”姓,從此納西傳統的父子連名制得以改成漢姓名字。木氏土司則代代世襲,父子相傳,一直沿襲到明、清時期,有的甚至延續到解放以后,木府便是麗江木氏土司衙門的俗稱。
導讀麗江古城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而木府可稱為麗江古城文化之"大觀園"。納西族最高統領木氏自元代世襲麗江土司以來,歷經元,明,清三代22世470年,在西南諸土司中以"知詩書好禮守義"而著稱于世。明末時達到鼎盛,其府建筑氣象萬千,古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曾嘆木府曰:"宮室之麗,擬于王室"。自古以來,麗江便是納西族聚集的地方。納西族人原來沒有漢族的姓氏,朱元璋建立明王朝后,遠在滇西北麗江納西族土司阿甲阿得審時度勢,于公元1382年“率從歸順”,舉人臣之禮,此舉大獲朱元璋賞識,朱將自己的姓去掉一撇和一橫,欽賜其“木”姓,從此納西傳統的父子連名制得以改成漢姓名字。木氏土司則代代世襲,父子相傳,一直沿襲到明、清時期,有的甚至延續到解放以后,木府便是麗江木氏土司衙門的俗稱。

麗江古城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而木府可稱為麗江古城文化之"大觀園"。納西族最高統領木氏自元代世襲麗江土司以來,歷經元,明,清三代22世470年,在西南諸土司中以"知詩書好禮守義"而著稱于世。明末時達到鼎盛,其府建筑氣象萬千,古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曾嘆木府曰:"宮室之麗,擬于王室"。
自古以來,麗江便是納西族聚集的地方。納西族人原來沒有漢族的姓氏,朱元璋建立明王朝后,遠在滇西北麗江納西族土司阿甲阿得審時度勢,于公元1382年“率從歸順”,舉人臣之禮,此舉大獲朱元璋賞識,朱將自己的姓去掉一撇和一橫,欽賜其“木”姓,從此納西傳統的父子連名制得以改成漢姓名字。木氏土司則代代世襲,父子相傳,一直沿襲到明、清時期,有的甚至延續到解放以后,木府便是麗江木氏土司衙門的俗稱。
云南穆府的真正歷史
麗江古城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而木府可稱為麗江古城文化之"大觀園"。納西族最高統領木氏自元代世襲麗江土司以來,歷經元,明,清三代22世470年,在西南諸土司中以"知詩書好禮守義"而著稱于世。明末時達到鼎盛,其府建筑氣象萬千,古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曾嘆木府曰:"宮室之麗,擬于王室"。自古以來,麗江便是納西族聚集的地方。納西族人原來沒有漢族的姓氏,朱元璋建立明王朝后,遠在滇西北麗江納西族土司阿甲阿得審時度勢,于公元1382年“率從歸順”,舉人臣之禮,此舉大獲朱元璋賞識,朱將自己的姓去掉一撇和一橫,欽賜其“木”姓,從此納西傳統的父子連名制得以改成漢姓名字。木氏土司則代代世襲,父子相傳,一直沿襲到明、清時期,有的甚至延續到解放以后,木府便是麗江木氏土司衙門的俗稱。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