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那么大,不僅存在著很多美麗壯觀的地方,像美麗的富士山、威武的黃山,也存在著很多很多恐怖的地方,像是中國的封門村。在人類不斷的探索發現中,發現了各種各樣的地方。那么本期的城市文化,為你解析。
簡介
寂靜之塔是拜火教信徒施行鳥葬的地方。拜火教認為,木頭接觸尸體時,會被污染,而石制的或鐵制的不會。所以寂靜之塔是以石塊砌成的環形無頂建筑,通常建造在山頂上,其大小和復雜程度依需要和有關拜火教社區的富裕程度而定。
1、人文起源
拜火教認為,木頭接觸尸體時,會被污染,而石制的或鐵制的不會。所以寂靜之塔是以石塊砌成的環形無頂建筑,通常建造在山頂上,其大小和復雜程度依需要和有關拜火教社區的富裕程度而定。在伊朗本土一些仍然信仰拜火教的貧困村莊里,寂靜之塔僅是一圈石砌的圍墻,中間有一口放置尸體的淺井。淺井底部和四壁砌有石塊,以免尸體直接接觸土地。印度孟買帕爾西人富裕社區的寂靜之塔結構就復雜得多。
2、歷史印記
1673年,占領孟買不久的英國殖民者為了吸引原來居住在Gujarat地區的帕爾西人向新殖民地移民,把孟買一座小山劃給帕爾西人建筑寂靜之塔。現在這座小山上已經長滿了幾百年的大樹,在樹林中是六座寂靜之塔。其中最大的一座,直徑達九十米。周圍有二道六米高的環形石砌圍墻,僅有兩扇鐵門和外界相通。內墻里面有一口石砌的淺井,底部填滿活性炭和石灰。寂靜之塔和陳放尸體的無蓋石棺的設計,使得丌鷹和其他食肉的猛禽能自由地接近尸體,盡快吃完尸肉。去盡尸肉的遺骨再收集在一起,堆放在寂靜之塔中心的淺井里。
寂靜之塔-儀式
拜火教的殯葬儀式,和西藏的天葬在形式上類似,但出發點完全不同。拜火教認為,人死時,靈魂迅速和肉體分離,邪靈“腐敗”在人死後三小時內進入遺蛻,尸體從此變得非常骯臟。任何人,包括死者親屬,再不能觸摸它。尸體的全部後處理由專職的掮尸者負責。掮尸者是一個特殊的種姓,和印度的賤民相似,住宅自成聚落,與其他居民嚴格分開。掮尸者把死者衣著除去,將尸體浸入白色公牛的尿液里清洗凈化。
公牛尿液在拜火教里是圣潔的液體,許多宗教儀式都要用到公牛尿液。在圣火神廟里,有專用的大廳飼養公牛,有專人收集尿液,以備不時之需。掮尸者接著為死者穿上新制的“正道之衫”(sudreh),腰上圍繞新制的“圣腰帶”(kusti),再用舊的正道之衫包裹全身,只露出面孔。正道之衫是白色棉布裁成九塊後縫制而成的有袖及膝長袍;圣腰帶是由144股白色羊絨細線編織而成的中空管狀腰帶。圣腰帶繞腰三轉,打四個結,系在正道之衫外面。
按拜火教的傳統,穿上正道之衫,系上圣腰帶,才能和上帝阿胡拉馬茲達、上帝屬下的諸神、以及先知瑣羅亞斯德溝通。正道之衫和圣腰帶有如拜火教徒的正式制服,在舉行宗教儀式時必須穿著。包裹好的尸體被移置到一塊石板上,旁邊點燃一座以檀香木為燃料的圣火和一盞尸燈。此時,教士為死者朗誦經文。第二天,教士在尸體旁邊舉行名叫Geh-Sarna的儀式。按拜火教的神話,人死後三天內,靈魂都在尸體周圍徘徊,依戀不去。教士在儀式中朗誦經文,可以幫助死者的靈魂堅強起來,以正確的態度面對天橋(ChinvatBridge)前天使Meher的初次審判,或進天堂,或下地獄。
然后,親屬和朋友向死者做最後的道別。道別時,只能遙祝,不可接近尸體。儀式之後,掮尸者把尸體搬運到墓地外的石板上,讓狗凝視死者的面孔。拜火教相信,狗能看到邪神,狗的凝視,具有驅邪的神力。
最后,由掮尸者把尸體放置在墓地內部無蓋的無蓋石棺中,把無蓋石棺置于寂靜之塔中,使得丌鷹和其他食肉的猛禽能自由地接近尸體,盡快吃完尸肉。去盡尸肉的遺骨再收集在一起,堆放在寂靜之塔中心的淺井里。
只有掮尸者才能進入寂靜之塔。遺骨在陽光照射下,風化成為粉末塵土。雨季來臨時,浸泡遺骨粉末的雨水,經過活性炭和石灰層的過濾,從地底埋設的排水管道流入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