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眾所周知,氣象部門會根據氣象的變化做出氣象災害的預報預警,有針對性地制定防災對策,落實防災措施。最近有一些朋友來咨詢小編,夏天的氣象災害有哪些?夏季的氣象災害包含哪些?一起來看看。
夏天的氣象災害有哪些
夏天的氣象災害有暴雨洪澇、干旱、高溫熱浪、臺風、冰雹、等等。氣象災害,一般包括天氣、氣候災害和氣象次生、衍生災害。氣象次生、衍生災害,是指因氣象因素引起的山體滑坡、泥石流、風暴潮、森林火災、酸雨、空氣污染等災害。
天氣、氣候災害,是指因臺風(熱帶風暴、強熱帶風暴)、暴雨(雪)、雷暴、冰雹、大風、沙塵、龍卷、大(濃)霧、高溫、低溫、連陰雨、凍雨、霜凍、結(積)冰、寒潮、干旱、干熱風、熱浪、洪澇、積澇等因素直接造成的災害。
夏天的氣象災害介紹
干旱
是在足夠長的時期內,降水量嚴重不足,致使土壤因蒸發而水分虧損,河川流量減少,破壞了正常的作物生長和人類活動的災害性天氣現象。其結果造成農作物、果樹減產,人民、牲畜飲水困難,及工業用水缺乏等災害。干旱是影響中國農業最為嚴重的氣象災害,造成的損失相當嚴重。據統計,中國農作物平均每年受旱面積達3億多畝,成災面積達1.2億畝,每年因旱減產平均達100億-—50億公斤,每年由于缺水造成的經濟損失達2000億元。中國420多個城市存在干旱缺水問題,缺水比較嚴重的城市有110個。全國每年因城市缺水影響產值達2000億至3000億元。
暴雨
是短時內或連續的一次強降水過程,在地勢低洼、地形閉塞的地區,雨水不能迅速排泄造成農田積水和土壤水分過度飽和給農業帶來災害;暴雨甚至會引起山洪暴發、江河泛濫、堤壩決口給人民和國家造成重大經濟損失。中國氣象部門規定,24小時降水量為50毫米或以上的雨稱為“暴雨”。長江流域是暴雨、洪澇災害的多發地區,其中兩湖盆地和長江三角洲地區受災尤為頻繁。1983、1988、1991、1998和1999年等都發生過嚴重的暴雨洪澇災害。
熱帶氣旋
熱帶氣旋是在熱帶海洋大氣中形成的中心溫度高、氣壓低的強烈渦旋的統稱。造成狂風、暴雨、巨浪和風暴潮等惡劣天氣,是破壞力很強的天氣現象。因其造成的損失年平均在百億元人民幣以上,像2004年在浙江登陸的“云娜”,一次造成的損失就超過百億元人民幣。
氣象災害災前預防須知
一、增強防災心理素質
1、面對災害,不必過于緊張、驚慌、恐懼,要鎮靜。
2、盡量放松自己,要避免所有的行為活動和話題都圍繞災害。
3、不要對自己、家庭和外來救助失去信心。
4、注意個人行為、言語的社會效應。
二、做好防災物品準備
建議家庭必備下列防災物品:清潔水、食品、常用藥物、雨傘、手電筒、御寒用品和其他生活必需品、收音機、手機、繩索、適量現金。如有嬰幼兒,還須準備奶粉、奶瓶、尿布等嬰兒用品。如有老人,要為老人準備拐杖、特許藥品等。災前還要選好避災的安全場所。
三、重視防災日常演習
1、社區要組織居民學習自救和呼救知識。
2、社區要指導居民通過正規渠道獲取預警信息,不可聽信謠傳。
3、社區要指導居民注意觀察周圍環境的變化,及時報告發現的異常現象。
4、社區要指導居民不要忘記及時切斷可能導致次生災害的電、煤氣、水等災源。
5、社區要與相關部門配合,制定氣象災害應急避險預案,并組織防災演習。
四、積極購買有關保險
積極參加防災保險,比如,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家庭財產保險,車輛船只保險等,以減少經濟損失。
五、熟悉報警電話打法
遇到氣象災害危及生命安全,或遇到其他緊急情況,可撥打110、119或120求救。
注意:這幾個報警電話,只有遇到緊急情況時才可撥打,切記平時不要隨意撥打。
六、學習求救信號發出方法
在沒有電話或其他通訊設備的情況下,可以利用下面的方法及時發出易被察覺的求救信號,特別是在外出旅游時。
1、光信號:白天用鏡子借助陽光,向求救方向,如空中的救援飛機反射間斷的光信號;夜晚用手電筒,向求救方向不間斷地發射求救信號。
2、聲響信號:采取大聲喊叫、吹響哨子或猛擊臉盆等方法,向周圍發出聲響求救信號。
3、“SOS”字母信號:在山坡上用石頭、樹枝或衣服等物品堆砌成“SOS”或其他求救字樣,字母越大越好。
4、煙火信號:在白天,可燃燒潮濕的植物,形成濃煙。在夜間,燃燒干柴,發出火焰求救信號。
5、顏色信號:穿著顏色鮮艷的衣服,戴一頂顏色鮮艷的帽子;或者搖動色彩鮮艷的物品,如彩旗、用色彩鮮艷的布包裹的棒子等,向周圍發出求救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