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話說的好,“世界面食在中國,中國面食在山西”。山西面食文化歷史悠久,至今大約兩千年歷史了。山西面食種類繁多,烹飪方法有蒸、煎、烤、炒、燴。那么大家對山西面食了解多少呢?一起和飲食文化來看看吧!
揪片是山西運城、晉中等地的特色傳統(tǒng)面食之一,就是用手往下揪的面片,面片口感爽滑,勁道。在山西無論城市與農(nóng)村,揪片是一種家常便飯。揪片以獨特的風味和精湛的工藝,在面食中獨樹一幟,流行晉中,馳名中外。將面粉用水和好、揉好,放置一會兒。然后,用搟面杖將面搟開,再用刀將面切成五六寸寬的幾塊,拿一塊在鍋邊往鍋里揪成一小塊一小塊的,這樣邊揪邊煮,一會兒后,鍋里的面就熟了。揪片操作簡單,面片很容易入味,食之舒暢,容易消化,尤其適合于幼兒和老人。
揪片做法
配料
面粉500克,水300克(溫水,30℃左右,不燙手即可),鹽10克
和面
1、面放入盆里,將鹽放入面粉,攪拌均勻,加水,邊加水邊捻,將面打成面穗。
2、揉面。用手掌根壓住面,從外向里揉,大約揉8分鐘左右。檢驗面是否柔好:用手指按面,按凹陷處5秒鐘能自動彈起,說明面已柔好。
3、醒面。將面揉成細長面坯子,用塑料袋套住(保鮮膜裹住也行),醒30分鐘左右。
搟面
1、將醒好的面再揉2分鐘,然后放在案板上將面搟開,面的厚度大約為5mm左右。
2、將搟好的面切成寬度大約為3cm左右的長條。在切面前先在上面撒點干面,防止切好的面又粘住。
揪面
將切好的長方形面片用手揪成2-3毫米厚度,一分錢硬幣大小的不規(guī)則面片。
煮面
面在鍋中煮大約2分鐘即可食用,在煮面過程中要攪動,以免面糊鍋底。將煮好的面撈在放有少量涼水的盆里,攪動面片,然后將水倒掉。(放涼水一方面防止面片之間粘住,另一方面這樣的面更勁道)
炒面
1、準備材料:少量花椒、蔥、姜、蒜、肉、蒜苗、番茄醬、五香粉;
2、鍋里放油,油開后放花椒、蔥、姜、蒜,然后放蒜苗和肉,放鹽,味精,醬油,五香粉,炒大約5分鐘左右后將面片放入鍋里一起炒,同時放適量的番茄醬。再炒2分鐘就可以出鍋了,別忘了在出鍋前噴點老陳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