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宗教有著不同的信仰以及習(xí)慣,同時也有著不同的禮儀要求。瑣羅亞斯德教是一個以火為尊的宗教,對火的禮贊是教徒的首要義務(wù)。好奇的就跟著小編一起去瑣羅亞斯德教文化探索一下他們的宗教禮儀吧!
圣火禮
該教以光明之象征“火”為崇拜對象,火是阿胡拉·馬茲達的兒子,是神的造物中最高和最有力量的東西。火的清凈、光輝、活力、銳敏、潔白、生產(chǎn)力等象征神的絕對和至善,因之火是人們的“正義之眼”。對火的禮贊是教徒的首要義務(wù)。他們不建神廟,不造神像,但有專職祭司,稱麻葛,是圣火與祭祀的管理人員。他們主持祭禮,行禮儀,敬奉圣火,使之長明不熄。在古波斯,圣火還有祭司、貴族、騎士和農(nóng)民的等級之分,代表不同的權(quán)利。在伊朗、印度的拜火廟中都設(shè)有祭臺,在教徒家中和工作場所也燃點圣火,點燃和保存圣火都要舉行繁復(fù)的儀式,并使用特制的器具。最壯觀的是在伊朗利用天然氣修建的神廟,四方的神廟四角有四根連接天然氣井的管道,在廟頂四角有四個日夜燃燒的火炬。日常點燃和保存神火要經(jīng)過繁復(fù)的儀式。
新生禮
該教規(guī)定男女到7歲(印度)或10歲(伊朗)時要舉行入門儀式,由祭司授與圣衫和圣帶作為教徒的標(biāo)幟。圣衫用白麻布縫合,前后兩面象征過去和未來,含追思祖先、嘉惠子孫之意。圣帶代表正確的方向,用72支羊毛線織成,長度能圍腰3圈,72支象征《阿維斯陀·耶斯那》的72章,3圈指善思、善語和善行,圣衫和圣帶要終身佩用,以示不忘。
清凈禮
通常可分為三種:
小凈:教徒在起身、便溺、進膳前后要洗滌身體裸露部分并誦讀經(jīng)文。
大凈:在新生禮、結(jié)婚或分娩時要在祭司主持下進行全身沐浴。
特凈:主要為將從事神職工作或搬運死尸者舉行,須有祭司二人主持,在一條狗的注視下,用水、砂、牛尿等進行沐浴,以此滌除心身污穢和驅(qū)除惡靈,一般歷時九天。
葬禮
該教視水、火、土為神圣,故反對水葬、火葬和土葬而實行“天葬”(或稱鳥葬)。這是波斯古代葬禮的遺俗。教徒死后,尸體要送入“寂沒之塔”。塔一般建筑在山丘上,塔頂安放石板,塔中有井,塔內(nèi)分內(nèi)中外三層,分別安置男、女和小孩的尸骨。舉葬時,神職人員與抬尸者將尸體赤身裸體移至塔頂,聽任鷹鶩啄盡尸肉,然后將骨架投入井穴。該教認為“寂寞塔”為眾惡神嬉戲之所,信徒不得涉足該塔,凡接觸者必須行潔凈禮。事實上,寂寞塔在1978年就很少被使用了。此后,所有瑣羅亞斯德教徒的遺體均被葬在寂寞塔前的墓地里。
在祆教的教規(guī)里教徒死后不可用棺槨,不可帶陪葬品,而是放在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