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孕育著很多的生命體,水是許多生命體生存過程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在地球上,水與土地的面積比例約為7:3,但淡水資源卻是很匱乏的。地球的水文循環(huán)依靠的就是河流,世界十大河流都有哪些呢?現(xiàn)在就讓城市文化帶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剛果河
簡介
剛果河也稱為扎伊爾河(方言意思是“大河”),位于位于非洲中西部。全長約4640千米,流域面積約370萬平方千米,為非洲第二長河,僅次于尼羅河。
上游盧阿拉巴河發(fā)源于扎伊爾沙巴高原,最遠(yuǎn)源在贊比亞境內(nèi),叫謙比西河。北流出博約馬瀑布后始稱剛果河。干流貫穿剛果盆地,呈一大弧形,兩次穿過赤道后注入大西洋,流經(jīng)安哥拉、贊比亞、中非、喀麥隆、剛果(布)、剛果(金)等國,在剛(布)境內(nèi)長達(dá)1000多公里。
剛果河流域擁有僅次于南美亞馬遜雨林的世界第二大熱帶雨林,面積為200萬平方公里,占非洲熱帶雨林總面積的70%,占全世界熱帶雨林總面積的25%,生物資源非常豐富。
主要支流
剛果河支流密布,沿途接納的主要支流,右岸有:盧庫加(Lukuga)河、盧阿馬(Luama)河、埃利拉(Elila)河、烏林迪(Ulindi)河、洛瓦(Lowa)河、阿魯維米(Aruwimi)河、伊廷比里(himbiri)河、蒙加拉(Mongala)河、烏班吉(Oubangi)河、桑加(Sangha)河等;右岸左岸有洛馬米(Lomami)河、盧隆加(Lulonga)河、魯基(Ruki)河、開賽(Kasai)河、因基西(Inkisi)河等。
水文特征
剛果河支流眾多,河網(wǎng)稠密,干流繞行于剛果盆地邊緣地帶,形成一個(gè)向北突出的大弧形,并兩次穿越赤道,水量豐富的眾多支流從赤道兩側(cè)相繼匯人,使剛果河常年流量大而穩(wěn)定,具有典型的赤道多雨區(qū)河流的水文特征。平均流量從夏季的3萬立方米/秒至冬季的5.7萬立方米/秒。從20世紀(jì)初所作的連續(xù)觀測獲得的最小流量為2萬立方米/秒,而特大洪水流量為8萬立方米/秒,平均流量為4.2萬立方米/秒。如在金沙薩,剛果河的最大流量與最小流量之比為3:1,是世界大河中流量變化最小的河流之一。但是,由于赤道南北流域范圍大小不同,以及支流水量多少和洪水期有異,因而剛果河的水量一年之中仍有漲落,而且上、中、下游的情況有所不同。上游流量最大的時(shí)期是9—10月,中下游一年有兩次洪峰,第一次在5月,由右岸支流洪水形成;第二次在12月,由左岸支流洪水形成。左岸支流流域面積大,水量也較右岸支流大,故第二次洪水大于第一次洪水。
氣候特點(diǎn)
剛果河上游河段年平均降雨量約1300毫米,年平均徑流深約200毫米,在全流域?qū)偕偎畢^(qū)。中游地區(qū)氣候濕潤,年雨量1500—2000毫米,年徑流深約500毫米,盆地中心年徑流深可達(dá)1000毫米,是全流域的多水區(qū)。剛果河有較正常的流量,全年有雨水供應(yīng)。在布拉薩和金沙薩,河的水文變化特征是每年年終為主要最高峰,5月是次要高峰,7月則為大低潮,3和4月則為次低潮。實(shí)際上,剛果河下游的水文變化代表了延及赤道兩側(cè)20°緯度,約2250千米距離之內(nèi)的氣候影響。剛果流域大得沒有一個(gè)單一的氣象情勢能擾亂其緩慢的水漲水落的運(yùn)動。但是每年的波動可能有劇烈的變化,當(dāng)在正常情況下同時(shí)到達(dá)的各條支流的洪水不同到達(dá)時(shí),河水就會暴漲。
全年的濕度一直很高,年降雨量達(dá)1700毫米,并且降雨時(shí)間相當(dāng)有規(guī)律;即使在最乾旱月份,降雨量總計(jì)也有75毫米以上。全年溫度也一律很高,每日很少有變化。平均溫度24℃。
流域的最北部,即在中非共和國境內(nèi)年降雨量僅200—400毫米,比近赤道之處者少;但是乾旱季節(jié)可持續(xù)4—5個(gè)月,一年只有一次降雨高峰,即在夏季。流域的最南部,在薩巴(Shaba)區(qū)域,旱季和濕季的時(shí)間長短差不多相等,年降雨量約125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