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俠小說中常常會有著一些上古打造的絕世名劍,而這些劍實際是在真實歷史中存在的,在中國古代也留下了這些劍的故事以及威名。
那么,本期古代十大名劍了解上古八荒名劍。
巨闕劍
巨闕是古代名劍,相傳為春秋時期鑄劍名師歐冶子所鑄,巨闕鈍而厚重。闕:通“缺”,意為殘缺。但其堅硬無比,故號“天下至尊”,其他寶劍不敢與之爭鋒。
傳說〔巨闕劍〕初成時,越王勾踐坐于露臺之上,忽見宮中有一馬車失控,橫沖直奔,驚嚇了宮中伺養的白鹿。于是越王勾踐拔出歐冶子剛鑄成之劍,指向暴走中的馬車,欲命勇士上前制止。但卻在這拔劍一指之時,手中之劍的劍氣卻將馬車砍為兩節。當拋上了半空的車廂,墜落在地上時,越王勾踐才發覺手中寶劍的劍氣已砍斷了馬車。
于是越王勾踐又命人取來一個大鐵鍋,用此劍一刺,便將鐵鍋刺出了一個碗大缺口。這一劍毫不費力,就好像切米糕一樣輕松容易。因此越王勾踐便將此劍命名為巨闕。不折不扣的大劍。揮之,則劍氣縱橫。而巨闕劍,能“穿銅釜,絕鐵礪,胥中決如粢米,故曰巨闕”。
春秋時期,越國有一位著名的鑄劍大師叫歐冶子,他平生鑄了五把寶劍,三長兩短五把劍全都鋒利無比。歷史上有專諸刺殺吳王僚(吳王僚,姬姓名僚。而非姓王名僚)的故事,說的是劍客專諸,受吳公子光收買,要刺殺吳王僚。僚愛吃烤魚,專諸就假扮廚師,手托魚盤,魚肚子里就暗藏利刃,趁機刺殺了僚。那把鋒利的短劍就被后人稱作魚腸劍,三長兩短則成了意外災禍的代名詞。傳說秦始皇的配劍是巨闕,并以此劍斬殺荊軻。
衍生:
《三俠五義》中展昭的佩劍,后與人以湛盧相換。《探虛陵》中主人公之一洛神的佩劍,在《探虛陵現代篇》中被師清漪以高價拍得送還。在此時兩人感情明確,是重要的道具。上有銘文為“闕者,以成器”。在洛神的口中是她的兩件珍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