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臺風是低氣壓,它的中心氣壓是最低的。影響到我國沿海的臺風,大多是從東南方向過來的。臺風是有13級風的,那么,大家清楚13級臺風有多大的破壞力?13級風有多少的威力?對于這個問題,很多小伙伴都很想知道答案,下面趕快來了解下吧。
13級臺風有多大的破壞力
13級臺風的速度是32.7~41.4米/秒,當風力達到13級時,垂直于風向平面上每平方米風壓可達230公斤。因此當超強臺風來臨時,其帶來的狂風及其引起的巨浪可以把沿海船只拋起乃至攔腰折斷,也可把巨輪推入內陸;也足以損壞甚至摧毀陸地上的建筑、橋梁、車輛等。特別是在建筑物沒有被加固的地區,造成破壞更大。大風也可以把雜物吹到半空并使其高速飛行,危及行人生命財產安全,使戶外環境變得非常危險。
風力定為13個等級:
1805年英國人蒲福(Frincis Beanfort)根據我國唐代天文學家李淳風撰寫的《乙巳占》把風力定為13個等級,最小0級,最大為12級。
0級風風速為0.0~0.2米/秒,稱為無風,唐朝詩人王維《使至塞上》詩句“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描寫的就是0級風景象;1級風風速是0.3~1.5米/秒,稱為軟風。
每級風風速包含的數字范圍自下而上逐漸增大,如3級風風速為3.4~5.4米/秒,稱為微風,上下相差2.0米/秒;4級風風速為5.5~7.9米/秒,稱為和風,上下相差2.4米/秒。蒲福創立的風級,具有科學、精確、通俗、適用等特點,已為各國氣象界及整個科學界認可并采用。
如何預測臺風
(1)風纜:沿海漁民習慣把天空中的輝線,即從東方地平線向上輻射出的三、五條橫貫天穹的藍色條紋,稱為(風纜)。這是由于臺風區內有許多高聳的對流云帶,當臺風接近時,陽光受地平線附近或地平線以下這種成行的積雨云或濃積云單體的遮蔽,就會在天空中出現一條條暗藍色條紋,有時它會橫穿天空,在太陽相對方向匯聚,隨著太陽上升而很快模糊消失。因此,看到“風纜”也是臺風將臨的征兆。
(2)斷虹:閩粵沿海漁民中流傳一句諺語“斷虹現,天要變”。這個“天要變”是指臺風將襲擊并帶來狂風暴雨。斷虹也稱短虹,是出現于東南方海面上的半截虹。它沒有常見雨虹的孤狀彎曲,色彩也不鮮艷,通常在黃昏出現。因為斷虹是由于臺風外圍低空中的水滴折射陽光而形成的,所以看到斷虹則預示臺風將來臨。
(3)風向:漁民中流傳著“一斗東風三斗雨”,“六月北風,水浸雞籠”等看風報臺風的經驗。諺語中所指的“三斗雨”和“水浸雞籠”均是指臺風雨。這是因為臺風多半是來自東南方的廣大洋面上。當某地受到臺風前半圈外圍氣流影響時,就常出現西、北、東這三個方位的風向,且要持續半天到一天以上時,即成為臺風的預兆。“東風轉北,搓繩縛屋”的諺語也是這個意思。然而,有時臺風來臨前,有的地方幾乎是靜風,海面上平靜如鏡,月影清晰地倒映于海中,故也有“海底照月主大風”的經驗流傳于民間。這大風也是指因臺風侵襲時造成的。
(4)水母耳:水母是能聽到臺風與海浪之間產生的次聲波的海洋生物之一。頻率為8一13赫的次聲波,沖擊著水母“耳”(細柄上的小球)中的很小的聽石;聽石刺激“球”壁內的神經感受器。這樣,水母便隱約可聽到即將來臨的臺風怒吼聲,于是水母紛紛離開岸邊,游向大海,以免被狂風巨浪砸碎。人們模擬水母特點制成的預報儀,由喇叭、接收次聲波的共振器、把振動轉變為電脈沖的壓電變換器以及指示器組成。把這套儀器設備安裝在船只甲板上,喇叭作360度旋轉,旋轉自行停止時,喇叭所指的方向,就是臺風來的方向;指示器則表示臺風帶來風暴的強度。
(5)氫氣球:漁業工人也有用氫氣球來測臺風的經驗。即把充滿氫氣的氣球(直徑約為50厘米)擱在耳朵邊聽一聽,就能知道遠處有沒有臺風,它、是否會襲擊當地。這是什么道理呢?因為大風和巨浪的波峰間的磨擦和沖擊,會形成一種頻率約為每秒8一13赫的低頻聲波,這種聲波比風浪的傳播速度要快,雖然人的耳朵不能直接聽到它,但是充滿氫氣的氣球能因低聲波發生共鳴,產生一種振動。這種振動的振幅和強度,會給予靠近氫氣球的人們的耳膜一種壓力,使耳膜產生一種振動的感覺,臺風越近,這種感覺愈清晰。根據清晰程度變化,就可以判斷臺風是逼近還是遠離。
(6)海火:臺風來臨前二、三天,可看到在海水表面層發生點點、片片的磷光,不停地閃爍,時沉時浮,漁民們稱為“海火”或“浮海燈”。實際上這是一些發光浮游生物,如夜光蟲、角藻、磷細菌、磷蝦等,以及寄生有磷細菌的某些魚類,在海水表層浮動時呈現的景象。